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一、教学内容
这是五年级第一册美术课中的第二节欣赏与评述课——《绘画作品中
的劳动者》,本课题在选材上新颖独特,从古至今,通过艺术家对劳动的
体验与感受,绘制了大量反映劳动场面的艺术作品,记录了劳动者的艰
辛、欢乐与坚强,歌颂劳动光荣。通过欣赏画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让学
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世界,体会对劳动的感受,领略到劳动者
的艰辛、欢乐与坚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用美术术语说出画家笔下纤夫的感受;
②能用语言描述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表达出沙皇统治下纤夫
们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收集有关表现劳动的图片或美术作品等;
②通过听音乐、小组观察、讨论画家的画、课上模仿劳动者,评述画
家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赞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一些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劳动的感受
和理解,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画家对阳光下的世界的赞歌。
三、教学时间
本教学需要一课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动创造了世
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从造型、色彩、画家的艺术风格等欣赏要素中体验自然、生活与艺术作品的
美,陶冶审美情趣;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
1、本教材,多媒体课件,伏尔加河纤夫曲(MP3);
2、劳动图片或美术作品。
六、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①出示一些从古到今劳动者变化的图片,后文字总结。
②欣赏《伏尔加河纤夫曲》,以“你听到了什么?”导入主题。
2、探索新知
欣赏:《伏尔加河纤夫》之画
①看一看: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
夫是新手、哪位纤夫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的?
②想一想:纤夫们是怎样工作的?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作
者在创作这幅作品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讲解)
③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④议一议:如何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下
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纤夫?
(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讲解)
⑤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
欣赏:《拾穗者》之画
观察•发现: 观察画面中环境和人物的细节(如工具、动作、服饰等)
说说作品表现了什么?劳动者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如何?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讲解)
欣赏•感受:我国画家笔下的劳动者之《初踏黄金路》。
画面以象征着丰收的金黄色为主调,与其作对比的黑、白、红三色突
出了欢乐自信的藏族妇女。画面线条饱满有力,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藏族人
民喜迎和平解放后第一个丰收年的心情。
欣赏•感受:我国画家笔下的劳动者之《画像砖中的农耕 场面(汉
代)》。
它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作品,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
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
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
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制度转变。从而启发大家体会到劳动对社会发展的作
用。
欣赏•感受:我国画家笔下的劳动者之《播种》。
此画展现出农民画那种纯朴深厚、新颖通俗、写实与装饰并融的绘画
风格。农民画家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用彩笔绘出了一
幅幅家乡美的图画,构图那么新颖,色彩又十分强烈,在艺术风格上,
直观地描绘生活,色调十分和谐统一、恬静,富有天然的情趣和生机,如
一首首美妙的田园诗,又如一曲曲清闲琴曲,富有艺术吸引力和哲理。
3、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
4、课后延伸
课后收集表现劳动者的美术作品,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鼓励同学
们多去劳动, 感受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无限欢乐。
5、练一练
回忆你经历过的劳动场面,当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细节?有哪些不
同的体验与感受?(提示:劳累、欢乐、疲倦、困苦、热闹、高昂、压抑…
…)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能画的同学可以通过线条画把自己劳动的感
受画出来,也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6、布置作业
画(或临摹)一幅以劳动为题材的画,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感受。
【设计理念: 本课以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能说出自己对画
家笔下纤夫的感受为教学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模仿表演,感受画家对
劳动者的赞美,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本
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
情感,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教学提示
建议大家向画家们学习,对劳动者有尊敬之情, 关注学生生活,让他
们畅谈对劳动的感受,真正能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美感。让学生自主学习
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能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喜爱作品的独
特感受,并能画出自己劳动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伏尔加河纤夫曲》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
的画家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开拓了视野,启发了学
生的多元思维,了解作品的内涵及艺术魅力。但对于现在的社会,大部分学
生缺少劳动,不知从何谈劳动感受?因此,在课堂上先让一些有劳动经验的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体会劳动的价值与美感,培养热爱劳动的思
想感情,这样才能画出“有感情”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