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伍灿明
单      位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上传时间 : 2019-10-31 12:35:19
《左右》教学案例—文理一小伍灿明.doc(4.07M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在体验中认知,在冲突中提升 ——《左右》教学案例 南山区文理一小 伍灿明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左右》(66-67页)。 教材分析: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认识“左右”比认识“上下”与“前后”要困难一些。 有关的研究表明,学生常常在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将左右颠倒。为此,为了让学 生比较深刻地认识物体的左右位置,教材切入点放在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习惯 上。如“发言的同学请举右手”,“你会用右手做什么事?”因为学生已经有 了这些生活的习惯,所以一旦和左右的认识结合起来就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也 利于今后的记忆。教材紧接着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并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深化对左右的认识。 学情分析: 这是位置与顺序的第三课时。前两个课时学习了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并体会了前后、上下的相对性。本节课学习的左右,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有一定 了解,但是认识朦胧,甚至个别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 我的思考: 本节课我力图体现“关注体验,注重思维”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体 验,以它作为知识的起点;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学 生在游戏的体验中认知;关注学生实践的体验,让学生做一做,在体验中辨明 真伪。关注学生的思维,主要通过精心创设“冲突”,让学生主动思考,在交 流中进行思维碰撞,把握数学的本质。让学生学生经历一次深刻的“左右”体 验之旅!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两个方向,并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3.运用左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激活生活经验,认识身体的左右 师:很多老师听说一(3)班的孩子上课特别认真,积极开动脑筋,今天特 意来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课,有信息上好这节课吗?(生:有。)有信心的请举 手! 师:请您告诉大家您举起的是哪只手?左手还是右手? 生:右手。 师:我们举手发言用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叫……? 生:左手。 师:我们除了用右手举手发言,还用右手做哪些事情? 生:…… 师:左手呢? 生:……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您还能在身上找到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生:左眼右眼;做脚右脚;左鼻孔右鼻孔…… 师:同学们很厉害!老师准备了一个指令游戏和大家一起玩,现在请机灵 狗带领大家一起玩吧!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摸摸你的 左耳,摸摸你的右耳;轻轻地——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 右手摸右耳。 【设计意图:找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为深入学习左右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冲突,深化认识“左”与“右”。 1、在冲突中理解“相对不同的物体,同一个物体的位置不一样”。 师:同学们认识了自己身体的左右,其实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关于左右的 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左右。(教师板书“左右”,“左”字的“工”和 “右”字的“口”用红颜色强调,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认识这两个字的区 别。)今天老师也请来了我们学习的好朋友,请看:(课件呈现以下图片) 文 具 盒 在尺子的哪一边?文具 盒在转笔刀的 哪一边? 生:文具盒在尺子的右边;文具盒在转笔刀的左边。 师:那老师就晕了,怎么文具盒一时在左边,一时在右边? 生:(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最后面向全班汇报)文具盒在转笔刀的 左边,是相对转笔刀来说的;文具盒在右边,是相对尺子来说的。 师:对呀!所以我们在说的时候必须说清楚“( )在( )的左 (右)边”。现在请你按照这样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每一个学习用品的位置。 生:同桌互说学习用品的位置。 2、在冲突中体验“从不同的方向数,同一个物体的顺序是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认真。那老师想知道,从左数,橡皮擦是第( )个; 从右数,橡皮擦是第( )个。 生:从左数,橡皮擦是第 2个;从右数,橡皮擦是第 4个; 师:那老师又糊涂了,同一个橡皮擦,怎么一会排第四,一会排第二? 生:(学生思考并同桌交流,最后面向全班汇报)因为它们数的方向不一 样。 师:经过你们提醒,老师明白了,从不同的方向数,同一个物体的顺序是 不一样的。为了感谢你们,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游戏,叫“你问我答”。 先一个同学提有关这些学具位置的问题,由同桌回答;然后轮到同桌提问题, 由另一个同学回答,这样不停地玩下去。我找一个同桌示范一下。 (教师指明 2人示范玩。) 生 1:陶畅陶畅我问你,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生 2:尺子的左边是橡皮擦;唐钦唐钦我问你,从左边数,文具盒是第几 个? …… 接着同桌开展游戏,最后找两个提问题最多的同学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有冲突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数学思维的碰撞,有数学思维 的碰撞才能把握数学的本质。】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会看路线图; 师:学习了左右,我们就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淘气要到笑笑家作客, 谁来给他指指路?呈现以下地图: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话说完整:“先向上走三格,再向 右走两格”或“先向右走两格,再向上走三格”。 2.认识交通标志; 师:有了你们的提醒,淘气开始出发了。在去笑笑家的路上,淘气见到了 很多交通标志,你知道这些交通标志的意思吗?依次呈现以下交通标志: 生:右转弯、左转弯、禁止右转弯、禁止左转弯。 (最后两个交通标志要让学生怎样猜出图标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出红色的斜 杠表示禁止,对能完整清楚表达出来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 3.停车场有几辆车; 师:认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相信你们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淘气 来到汽车站,见到这样一幅场景: 请问停车场一共有( )两车。 生:学生思考并交流。 (学生主要呈现两种答案,一是一共有 4辆车,二是一共有7辆。对于第二种 答案,学生的思路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采用画图的方法,有的学生运用抽 象思维,既然大巴从右数排第 5,说明它的右边有4辆车,它的左边有两辆车, 那么列算式就是 4+1+2=7……,经过思想碰撞,孩子们达成了共识:一共有 7 辆车。) 4.上下楼梯都靠右走?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淘气终于来到了笑笑家楼下,在上楼梯的时候, 他发现这样一句话:上下楼梯靠右行。(课件呈现以下图片并强调墙上“上下 楼梯靠右行”几个字。) 请 问 他 们 都 是靠右走的吗? 生 1:他们都是靠右走的; 生 2:下楼梯的同学靠右走;上楼梯的同学靠左走。 师:意见不统一,现在我们就到外面排好队,走一走楼梯,看看究竟谁的 答案是正确的? (教师组织学生走楼梯,提醒孩子想一想自己上下楼梯是靠哪边走的。)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因为上下学楼梯的人是面对面 走的,这时候左右是相反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看,淘气见到了笑笑, 握了握手。(教师找两个同学示范,握手后让他们把握手时使用的手举起来)。 他们用的都是右手吗? 生:他们用的都是右手。 师:有什么办法看出他们用的都是右手? 生:只要另一个同学转过来就知道了。(背对同学的示范者转过身来)。 师:对呀!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站着的,所以左右是相反的,转过来看就知 道他们用的都是右手。 【设计意图:从知识的城堡中回到现实,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可 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有价值的,这对一年级的孩子尤其重要。】 四、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很开心,肯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知道面对面的时候,左右是相反的。 生:我学会了从不同的方向数,同一个物体的顺序是不一样的。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回顾,让学生自己讲述所学到的知识,对已学知识 进行系统的建构。】 五、课堂检测,及时反馈 师:看来没什么可以难倒你们,请拿出检测单,5分钟内完成。 【设计意图:课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检测教师教学情况, 更是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检测单 班级: 姓名: 等级: 1、一共有( )个水果。 2 、 从 左 数,梨是第( )个,苹果是第( )个。 3、从右数,梨是第( )个,苹果是第( )个。 4、从( )数,西瓜是第 1个,从( )数,它是第 6个。 5、梨在桃子的( )边,在苹果的( )边。 板书设计: 左 右 相对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给足够的时空给孩子去活动、探究、交流,学生动静相宜,相 得益彰;从课后的小检测来看,效果非常好。这得益于本人的精心设计,主要 体现如下: 1.找准了知识起点。左右手、左右眼、左右脚……,这些都是学生对“左 右”的朦胧认识。教师通过简单的闲聊,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左右 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善于制造冲突。教师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制造了三个冲突。面对 冲突,让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轻而易举地 突破了重难点。 3.让学生用数学。经过学习之后,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有关 左右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 价值。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白芒小学
    伍灿明 2019-10-31 12:35:1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