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课标
- 上册
- 水和空气
- 1.水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案例
太子湾学校小学科学组 郭柠柠 16675359938
【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节内容,本单元为学生提供
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
着周围的环境。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中沉浮实验仍然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
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制成物体的材料
有直接关系,这一认识的形成将对材料的重要物理性质——密度概念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
响。在探究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归纳——发现结果”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能充分运用实验数据
的科学品质。
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将对木头特性的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
的后面进行,学生们将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研究和生活经验的梳理,丰富对木头特
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沉浮有一定的经验,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用简单实验的方
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所以本课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
重要物理性质并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或材料制成的物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对
科学概念有初步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通过对木头特性的研
究以及资料的了解,使学生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试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试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有的材料在水中浮,有的材料
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教学难点】
认识到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到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
力。
【器材准备】塑料泡沫,塑料块,塑料片,铁钉,铁片,铁制回形针,纸片,木块,木
片,纸、木棒,水槽,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及对策
直接引入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
习了不同的材料它的硬
度、韧性和吸水性各不
相同,材料还有哪些特
性呢,这节课,老师将
和大家一起来探究材料
的另一个特性,就是—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2.板书书写课题。
和老师一起回忆罗列
学过的内容。
引入课题
探究准备 1.为了研究材料在水中
的沉浮,我们为每个小
组准备了水槽,几种常
见的物品,请孩子们转
过去看一下。2.看了这些研究材料你
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
呢?3.根据学生急切想知道
的沉浮现象学习判断物
体沉浮的方法。——出
示三种可能出现的现象
以问答方式和学生共同
学习沉浮的特点。4.提示学生可用向上箭
头表示浮,向下箭头表
示沉。
学生观察材料,积极
表达自己想了解的问
题。
预设:围绕此课中物
品可能沉浮的猜想。
生积极认识什么情况
属于沉,什么时候属
于浮。
增设学生探究欲望,
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让学生明确沉浮
的定义。
探究一:物品沉
浮演示
1.教师拿出自备的积木
块和铁夹,请同学们猜
想把它完全放入水中它
是沉还是浮。2.鼓励孩子大胆猜想,
到底猜想对不对,我们
需要实验来验证。3.请生上来实验,并且
强调要求,必须完全放
入水中再放手(演示完
全放入水中的样子)。4.请生把他的猜想和实
验结果描述一遍,此时
出示规范表达”我猜想
把()完全放入水中是
( ) , 实 验 验 证 是
()。”5.在验证完每个实验后
教师要示范学生拿出物
品擦干净放进器材盒子
里。
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
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实
验,惊呼自己猜对的
喜悦或震惊与自己猜
想相悖。
学生学会运用科学规
范术语表达。
学生注意实验操作事
项。
学习养成实验前预测
的科学习惯。
观察和学习实验步骤,
为自己后续实验做基
础,同时要学会用科
学术语表达实验过程,
最后培养学生养成良
好科学习惯,用完的
物品需要擦拭干净归
置。
探究二:纸片的
沉浮演示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小
纸片,询问学生要不要
猜想一下它的沉浮情况。
学生积极猜想表达自
己的观点。
演示比较特殊的物品
的沉浮现象,既让学
生更深刻认识到接下
2.教师将纸片完全放入
水中,纸片浮起来。3.教师将课前放有同样
纸片的水槽拿出来,将
里边浮着的纸片取出来
重新放入水槽中,纸片
沉下去。4.教师请学生描述实验
现象。5.同样的小纸片放在水
中怎么会出现沉浮两种
情况呢?6.教师总结板书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
象。
学生用科学术语客观
描述现象。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
答(纸吸水性强)
来自己探究的实验步
骤,又很好的展示了
纸片这种特殊物品的
沉浮现象,在此使学
生试着运用先前知识
解释现象,达到学以
致用的效果。
总结探究步骤 1.根据刚才的实验探究
让生总结探究步骤。2.教师出示 PPT。
3.请学生阅读并解释。
4.教师重点强调合理猜
想和做实验。
学生共同总结并对出
示步骤逐条解释。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能
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习
惯。
探究三:不同材
料的物品沉浮实
验。
1.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
实验呢?2.别急,带领学生进入
温馨提示。3.请学生说一说读懂了
什么?4.介绍实验单,待会请
小组按照演示实验那样
先猜测记录再实验。5.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指导。6.表扬完成的又快又好
的组,鼓励整体表现差
的组。7.请学生分享交流,将
实验记录单投屏展示。
请多组学生用准确的科
学术语解释自己组内的
记录单。8.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
结论呢?9.发现塑料制品中有沉
有浮,在学生的强烈求
知欲下教师解释这种合
成材料的特点,根据需
要,制出的塑料千差万
别,沉浮也就不同。9.板书记录这些材料的
发现。10.看一下实验表格是否
还有其他想法想问老师
的呢?若引出轮船等为
什么可以浮起来,这节
课时间有限,激励学生
课下继续探究。11.到底物体的沉浮与什
么相关呢?
学生热烈期盼,跃跃
欲试的样子。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发表意见,共同补充。
小组按照要求先猜测
填表,然后小组内分
工合作认真实验。
多组记录展示,组内
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组
内情况,小组间进行
比较交流。
各小组根据展示内容
以及自己的实验经历
共同总结出金属,木
块,塑料的沉浮现象。
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
想法,比如所有的木
头都是浮起来的吗?
所有的金属都是沉下
去的吗?轮船是金属
为什么飘起来等问题
……
激发学生自己探究的
兴趣,同时要培养学
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理解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用科学术语
表达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大胆合
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及对更多的问题课
后自己探索的能力。
12.教师让学生再次掂量
一下大木块和回形针哪
个重,进一步提问,物
体的沉浮是不是与轻重
相关呢?那物体的沉浮
与什么相关呢?13.再次把重量相差悬殊
的大木块和回形针分别
放入水槽中,进一步引
导学生得出结论。14:出示课件展示物体
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
的材料有关,材料在水
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部分学生会认为轻的
浮起来,重的沉下去。
学生已经知道与轻重
无关,意识到与材料
相关。
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培养学生此方面能力。
认识木头 1.同学生,同一种材料
是不是就这一种特性呢
今天我们研究了纸、塑
料、金属和木头这几种
材料的沉浮情况,请同
学们轻轻地翻开科学书58页,先自己阅读一下
教材,了解一下木头在
我们生活中为什么有那
么多的用途,你读懂了
什么?2.同学们看完呢吗?在
这里老师也收集了一些
有关木头的图片,在这
里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
思考,都体现了木头的
什么特性?3.分别出示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木头的其
他特性。4.老师呢收集的图片有
限,木头是不是只有这
些特性呢?木头还有很
多很多的特性等待我们
去发现。可是正因为木
头有这么广泛的应用,
我们现在遇到了一些问
题。出示相关乱砍乱伐
后沙尘暴天气图片。5..引出木头作为一种自
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所以咱们
要想办法代替木头,你
知道哪些代替木头的例
子吗?6.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做
些什么呢?
学生显示出继续探究
的欲望。
学生认真阅读,寻找
答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以及图片显示,
积极表达自己想法,
总结木头的其他特性。
生积极思考,找出生
活中可以代替木头的
例子。
学生认识到珍惜资源
的重要性,积极表达
自己的观点献计献策。
培养学生养成自己阅
读寻找答案的能力。
了解学生对生活关注
能力以及总结能力。
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材
料、节约自然资源的
意识。
总结与拓展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想告诉你们,学科
学,爱科学,用科学,
用科学知识服务于我们
生活,爱科学还可以让
学生自我总结,规划
自己还想探究的问题。
培养自我总结能力,
再次引导学生要学会
自我探究。
我们拥有神奇地发现。3.课下继续探究你想了
解的课上由于时间关系
未探究到的问题。
【班级记录单】
【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纸片 先 后
金属
塑料
木头
物体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很好的应用科学方法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完成物品的沉浮实验,在探究
过程中,学生能根据“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
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实验,养成了很好的科学品质。在探索木头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中,
随着深入的了解大量砍伐树木导致环境的破坏,使我们人类面临灾难,强化保护森林、珍
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使学生产生了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情感。
在本课中,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客观的描述实验现象以及认真的总结发现的规律,
积极表达自己接下来想了解和探索的问题,小组之间作为一个小团队能做到互相帮助分工
合作,达到每个人可以做好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团队做贡献。
在本课中,如果课前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自己准备好想检验的物品带过来,我想学生
课堂兴致会更高,在我今后的教书生涯中,可以慢慢尝试这样的方法。如果硬件设施方便
可借助电子产品实时记录生成,在总结这一块会更节约时间,效果也会更好。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