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十四章
内能及其利用
考情分
析
考点梳
理
典例精
析
实验强
化过关
备战演
练
知 识 点
考试目标
A B C
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
2.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热现象 √
内能
1.物体的内能 √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
热量
1.热量的概念 √
2.热量的单位 √
3.燃料的热值 √
4.热值的简单计算 √
5.区分温度、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
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 √
2.比热容的单位 √
3.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 √
4.运用比热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热机
1.热机的能量转化 √
2.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
4.热机的效率(燃烧加热) √
能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守恒定律 √
2.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变化 √
3.能量转移、转化效率的简单计算 √
2019
深圳中考考试说明
考情分
析
( 2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______ 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越高,分子运动越
_________ 。
不
停地
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
考点梳
理
1. 物质的构成: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
微小的粒子—— _____ 、 ______ 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
,其直径常以 10-10 m为单位来度量。
2. 分子热运动
( 1 ) 扩 散 : 不 同 的 物 质 在 _____________ 时
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叫做扩散。
彼此进入对方互相接触
原子分子
剧烈
考点一 分子热运
动
( 3 )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_______ 有关,所以这
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______________ 。
【温馨提醒】尘埃、沙子等微小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
属于分子热运动。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 1 )分子之间存在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
( 2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
为 _________ ;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_________ ;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
引力斥力
斥力引力
1. 内能
( 1 )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 _________ 与
__________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2 )单位:内能的单位是 ________ ,符号为 ______ ,各种
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 ________ 。
( 3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________ 。物体温
度降低时内能 ________ ,温度升高时内能 ________ 。另外,内能
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有关。
【温馨提醒】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
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
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分子动
能分子势能
焦耳 J
焦耳
内能
减少 增加
考点二 内
能
2. 物体内能的改变
方式 热传递 做功
判断方法
热量从 _____ 物体向 _____
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 _____
部分向 _______ 部分传递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
能 _______ ;物体对外
界做功物体内能 _____
实质 能量的 ______ 能量的 ______
高温 低温
高温
低温
增加
减少
转移 转化
实例
用热水袋取暖;烧水水变
热;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
冰块;烤火驱寒
钻木取火;用锯条锯木
板,锯条发热;搓手取
暖;弯折铁丝,铁丝温
度升高;汽缸里的活塞
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说明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作用是等效的,一个物
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是发生
了热传递
1. 比热容
( 1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
低 ) 时 吸 收 ( 或 放 出 ) 的 ______ 与 它 的 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
热容用符号 ____ 表示,它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____ 。
( 2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表示物质 _________ 强弱
的一个物理量。大小与 ___________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
、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2. 热量的计算公式
( 1 )吸热公式: _______________ 。
( 2 )放热公式: _______________ 。
热量 质量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焦每千克摄氏度 J/ ( kg·℃ )
Q 吸 = cm( t- to)
Q 放 = cm( to- t)
c
考点三 比热
容
物质的种类
吸热能力
水的比热容
(1) 数值: c 水 = ___________________ 。
(2) 意义: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应用: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
因为
_____________ 。
4.2×103 J/(kg·℃)
1 kg 的水温度升高 ( 或降低 )1 ℃ 所吸收
( 或放出 ) 的热量为 4.2×103 J
水的比热容大
1. 热机
( 1 )热机:利用 _______ 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 2 )能的转化: _______ 转化为 _________ 。
( 3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等。
( 3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 _______ 内燃烧产生动力
的热机,叫做内燃机。内燃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热机,分为
_______ 和 _______ 两大类,它们分别用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
2. 汽油机
( 1 )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
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
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内能
考点四 热
机
内能 机械能
汽缸
汽油机 柴油机
(2) 工作过程
冲程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原理图
进气门 打开 关闭 关闭 关闭
排气门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
活塞运
动方向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
能的
转化
_____ 能转
化为 __ 能
___ 能转化
为 _____ 能
物质
汽油和空气
的混合物浸
入汽缸
混合气体被
压缩
燃气推动活
塞做功
废气排出汽
缸
机械
内
内
机械
3.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比较
1. 燃料的热值
( 1 )热值:某种燃料 _____________ 放出的热量与其
_________ 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字母 _________ 表
示。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 _____ ,只与 __________ 有关
,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 2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质量的单位是千
克,则热值的单位是 _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_ 。对某些气体
燃料,热值在数值上等于在标准状态下 1m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单位是 ___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 。
( 3 )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公式:
_________ ,适用于固体、液体;
或 ________ ,适用于气体。
完全燃烧 质量
q
焦每千克 J/kg
焦每立方米 J/m3
Q=qV
Q=mq
考点五 热机的效
率
特性
物质种
类
2. 热机的效率
( 1 )热机的效率:用来 ___________ 的那部分能量,
与 ________________ 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
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 2 )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在设
计和制造热机时,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减少各种能量损失;
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等。
做有用功
燃料完全燃烧
(4) 意义:酒精的热值是 3.0×107 J/kg ,它表示 1 kg 的酒精
_________ 放出的热量是 __________ 。
(5) 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时, _____ 能转化为 ___ 能。
(6) 火箭常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 _______ 。
完全燃烧
3.0×107 J
化学 内
热值大
1. 能量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
互 ______ 的。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 ___________ ,也不会
___________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_______ 为其他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 __________ 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______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转化
凭空消失
转移
凭空产生 转化
不变
考点六 能量的转化和守
恒
实验过
关
图片 命题角度 命题内容
P3图 13.1- 2
分子热运动
1. 如图,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
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这是
_____ 现象,它说明分子在不停
地 _____________
扩散
做无规则运动
P4图 13.1- 4
分子间的
作用力
2. 如图,两个铅柱没有被
重物拉开,主要是由于铅柱
的分子之间有 ______ 引力
图片 命题角度 命题内容
P8 图 13.2- 4
改变内能的方
式
3. 如图所示,小安从滑梯顶端由
静止滑下, _________ 能转化为
动能,同时小安的臀部感觉热,
这是通过 _____ 的方式改变他的
内能
重力势
做功
P9 图 13.2-
5( 甲 )
改变内能的方
式
4. 如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
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
迅速压下去,发现硝化棉燃烧,
说明对物体 _______ ,物体的内
能 ______
做功 增加
图片 命题角度 命题内容
P9 图 13.2-
5( 乙 )
改变内能的方
式
5. 如图,烧瓶内盛少量水,向瓶
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
到瓶内出现白雾,它是水蒸气
_______ 形成的,这是因为气体
膨胀对外做功,
温度 _______ ,内能 ______
液化
降低 减小
P17 图 14.1- 1
热机的工作原
理
6. 如图,酒精灯对试管中的水加
热,是通过 _______ 方式改变水
内能的。当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
冲出管口,水蒸气的 _______ 转
化
为塞子的 _________ ,利用这个
原
理发明了热机
热传递
内能
机械能
【变式训练 1】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粽子
时,粽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一种 ________ 现象
;在剥粽叶时,感到粽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
子之间有 ________ 。
扩散
引
力
例题演
练
【典例 2 】小瑄常用手给奶奶搓背和用热水给奶奶泡脚,都
能使奶奶的身体感到暖和。搓背是通过 ________ 的方式改变内
能的,泡脚是通过 ________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做功
热传递
类型二 改变内能的方
式
【变式训练 2 】
图 1 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A. 冬天搓手取暖 B. 压缩空气内能
增大
C.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下滑时臀部发
热
C
【解析】 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大的性质; 10 kg 的水升高 10 ℃ 需要吸收的热量 Q 吸 = c 水
mΔt = 4.2 × 103 J/( kg·℃) ×10kg × 10 = 4.2 × 10℃ 5J,相当
于完全燃烧天然气的体积 V = = =
= 0.01 m3。
Q 放
q
Q 吸
q
4.2 × 105 J
4.2 × 107 J/m3
【典例 3 】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的
_________ 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 10 kg 的水,在温度
升高 10 ℃ 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_______m3的
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 q = 4.2 × 107 J/m3,水的比热
容 c 水 = 4.2 × 103 J/( kg·℃)】
比热容
0.01
类型三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
算
【典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 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 电饭锅做饭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工作
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干电池的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
为电能。故选 D 。
D
类型四 能量的转
化
【变式训练 4】
水电站发电时,水从高处向下冲击水轮机的叶轮,转动
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顺序为
( )
A. 势能—电能—动能
B. 势能—动能—电能
C. 电能—动能—势能
D. 动能—势能—电能
B
【典例精讲】 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 2
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图 2
( 1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3 所示,此温度值是
_________℃ 。
( 2 )实验中,用 __________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
( 3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__________ (选填“液体
1” 或“液体 2” )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 _________ 这个
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图 3
比热容
液体 1
加热时间
26
【强化练习】
小明想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如图 4 所示,他使
用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并分别装上了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
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图 4
( 1 )开始加热前,他应该保证水和沙子的 __________ 和初
温相同,初中阶段我们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探究实验有:
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__ (举一例即可)。
( 2 )加热时小明经常搅拌沙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加热相同时间后,小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
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质量
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不唯一)
沙子的比 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使沙子受热均匀
3 . 汽油的热值为 4.6 × 107J/kg ,它的物理含义是完
全燃烧 _________ 的汽油,放出的热量为 4.6 × 107J 。
4. 如图 5 ,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
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
明铁丝弯折处的 __________ 升高,
内能增大,说明 __________ 可以改
变物体的内能。
图 5
温度
1kg
做功
二、选择题
7. 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
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8.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
的比热容( )
A. c 甲 > c 乙 B. c 甲 = c 乙 C. c 甲 < c 乙 D. 无法
确定
B
A
9. 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
的物体
10. 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C.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
D. 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定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B
B
11. 目前长沙城区的老居民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改造中
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
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 7 所示,冲击钻在工
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 )
A.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内能转化为电能
C. 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D. 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图 7
D
三、实验探究题
12.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 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 在烧杯中,分
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 用温度计分别测
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 1 ) 步 骤 A 存 在 的 错 误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应 改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 步 骤 C , 加 热 相 同 时 间 是 为 了 使 水 和 煤 油
_______________ 。
( 3 )步骤 B 和 D 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_____________ 。
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吸收的热量相同
升高的温度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四、综合应用题
13. 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 100kg ,温度为 20℃
的自来水加热到 50℃ ,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 1m 3 (假设天然气
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 × 103J/ ( kg·℃ ),
天然气的热值为 3.2 × 107J/m3。求:
( 1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2 )水吸收的热量。
( 3 )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 2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 c 水 m( t - t0) = 4.2 × 103 J/
( kg·℃) × 100kg × ( 50 ℃ - 20℃) = 1.26 × 107 J
解:( 1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 qV = 3.2 ×
107J/m3 × 1 m3 = 3.2 × 107J
( 3 )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η = × 100% =
× 100% ≈ 39.4%
1.26 × 107 J
3.2 × 107 J
Q 吸
Q 放
3. 如图 8 所示是汽油机
的 __________ 冲程,该冲程
工作时将 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 能。
4. 现探明中国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这说明
“可燃冰”的 _________ 很大;以 10 倍的关系粗略计算,
______kg“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8.4 × 108 J( q
煤气 = 4.2 × 107 J/kg)。
2
做功
热值
内 机械
二、选择题
5. 把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需要用足够
大的力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A.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B. 分子间存在
斥力
C. 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分子间有间
隙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内能就越多
C.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 0℃ 的冰,内能为零
C
C
7.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C.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 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
8. 下列关于能量及其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B. 给蓄电池充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风力发电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D. 摩擦生热过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 钢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钢块和铝块吸收相等的热
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钢块的( )
A. 末温较高 B. 内能较大
C. 内能增加较多 D. 温度升高较多
D
C
D
三、实验探究题
10. 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是否相同”的实验中
,小宁采用了如图 9 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在两个相同的烧杯
中分别盛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
“电热棒”给它们加热。
图 9
( 1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将 ________ 全部浸入
水(煤油)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 2 )实验中“电热棒”是通过 ____________ 的方法改
变液体内能的。
( 3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请你写出一种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 4 )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采用了
这一方法的是( )
A.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C.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玻璃泡
热传递
A
加热相同时间后,比较升高的温度(或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四、综合应用题
11. 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质量为 100 kg 的水,在阳光的照射
下,该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从 20℃ 升高到 40℃ 。
( 1 )求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 c = 4.2 ×
103J/( kg·℃)】
( 2 )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由热效率为 30% 的煤气锅炉提供,
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煤气?(煤气的热值 q = 4.0 ×
107J/m3) 解:( 1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 cm( t - t0) = 4.2 × 103J/
( kg·℃) × 100 kg ×( 40 ℃ - 20℃) = 8.4 × 106 J
( 2 )需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Q 放 = =
=
2.8 × 107J
需完全燃烧煤气的体积 V = = =
0.7m3
Q
吸
ηQ
放
q
8.4 × 106 J
30%
2.8 × 107 J
4.0 × 107 J/m3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