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林谨
单      位 : 西丽小学
上传时间 : 2019-11-01 15:16:29
教学设计:《立方体贴图》.doc(2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立方体贴图》 西丽小学 林 瑾 一、教材分析 《立方体贴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深圳市教育局编著的小学 版信息技术第六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该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图形处 理软件Photoshop。Photoshop是目前最好的美术平面设计软件之一,它 功能完善,使用方便,Photoshop集图象设计、合成及文字输入、编辑等 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让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心所欲地进 行创作。Photoshop能够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新奇的图片创作世界,培养 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处理信息、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的能力。而《立方 体贴图》这一课内容就是使学生掌握图形的扭曲、旋转、透视、缩放等操 作。掌握了这个操作对学生进行美术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课同时 也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数学学科的结合。通过对图形的扭曲、旋转、 透视、缩放等操作,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 同时通过作品的创作,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电脑始终是我们学习、工作的一个工具。设计了这 个课时,我不仅仅希望学生通过绘制图形而学会对图形的扭曲、旋转、 透视、缩放等操作,更希望他们用自己已掌握的电脑知识创造美丽的图 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生活创造美。 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册教材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生们是从一年级开 始学习电脑知识的,对电脑操作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习过《画图》软 件和Word、Powerpoint中的绘图工具,对电脑绘画有一定的基础和认识。 但是,Photoshop比起《画图》、Word、Powerpoint等软件来说,难度大很 多,所以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有比 较大的难度。小学生比较好动贪玩,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较大,学生就 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新知识传授给学 生,又让学生学得有趣,乐意去探索和创作,是这节课设计的难点。 三、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熟练掌握“变换”命令中的各种变换方法以及进 行精确的变换;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变换”命令中的各种变换方法进行图片处 理,创造出新的图片、图形; 情感目标:能够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能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 和对美的感受互相评价作品,并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互相交换对美的 认识和体会,做到求同存异。 四、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协助学 习法”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 1 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是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和信息技术 知识(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画展的情境,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 究学习)接受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协助学习, 自己动手,有机结合Photoshop的各种操作,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这 节课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 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 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探究学习—— 尝试操作——综合运用”。 在信息更新如此快的时代,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在以往所学的知识基础下 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同桌同学相 互帮助等方式,自我探索,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 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 认知能力,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往往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用Powerpoint演示事先在Photoshop中制作好的图片, 图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迪士尼动画片中的卡通图片为主要素材,让学 生一看到图片就有一种自己动手创作的欲望。这时,趁热打铁,告诉学 生:这些图片是利用Photoshop中的扭曲、旋转、透视、缩放等功能制作 的,这节课,就是要引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出这些图片。 板书:立方体贴图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出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 接受任务。 (二)适当引导,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这一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以立方体贴图为教学实例和学习任务, 以Photoshop中的扭曲功能为教学重点,向学生简单介绍Photoshop中 的扭曲、旋转、透视、缩放等功能,并适当地复习Photoshop中直线工具、 矩形选框工具、复制和粘贴命令、图层等相关知识。分成以下几步进行: 1、立方体的制作方法 这一环节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教师先引导学生说出制作立方体贴 图的第一步是先绘制出一个立方体图形,绘制立方体图形可以利用Pho toshop中的直线工具来完成。然后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探究, 绘制立方体图形。提示学生,可以配合Alt键进行绘制。 2、立方体贴图的制作方法 2 引导学生说出,立方体的三个面分别是由三张不同的图片经过变 形而成的。引导学生说出,可以以复制、粘贴的方法,将图形复制到新 的图形文件中,以立方体贴图的一个面的制作方法为例,说明如何复 制粘贴、扭曲。 3、学生自主探索,完成立方体贴图的制作 在老师将一些必要的知识介绍完后,让学生自己探索,完成立方 体贴图的制作。在此之前,老师课前准备好一些图片,并通过多媒体控 制软件发送给学生,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充足的素材。在学生自己完成立 方体贴图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学生操作起来有点困难,这时,可以 让学生自己以协助学习的方式互相帮助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三)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难点,要求学生在制作立方体贴图的基础上, 自主探讨photoshop中“变换”命令中的其它功能的使用方法,并且联 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绘制出其它的图片。 这一环节主要是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教师先展示使用photoshop 中“变换”命令制作出来的各种图形,告诉学生,在photoshop的“变 换”命令中,除了“扭曲”功能之外,还有其它功能,利用这些功能,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图片。 (四)展评学生作品 在学生自主地创作后,将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多媒体控制软件,展 示给全班同学,带领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使学生懂得欣赏美、赞 扬美、分享美,同时也学会对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体会与别人分享劳动 成果的乐趣。 3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西丽小学
    林谨 2019-11-01 15:16:3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