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 2019.pptx(13.1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中国人缺的不是骨气,
是知识。
—— 网友
结合视频,被列强用炮火击中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不畏惧列强的炮火?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 7 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 刘小芳
自主阅读,小组合作( 3 分钟):
1 、八国联军侵华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目的)是什么?
2 、义和团运动最先兴起的地区、时间、口号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它的口号?
3 、八国联军分别指 哪八个国家?侵华的时间、结果分别是什么?
4 、《辛丑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影响是什么?
一、义和团运动
1 、时间:
2 、最先兴起地区: 山东
3 、口号: 扶清灭洋
1898 年
义和团是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组织发展而来,最初进行的是反清活动。主要成员是贫苦
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19 世纪末,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发怒,仙发怨,一同下山把道传。
……
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
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
折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议一议:
1 、从揭帖中能看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 、揭帖反映了这场运动指向的对象是谁?结合揭帖,你如何评价义
和团的口号?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直接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 扶清”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让群众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 灭洋”
材料: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
完。”
—— 义和团歌谣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反帝国主义斗争意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盲目排外。
材料: ( 义和团 ) 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
如果发现里边有一张洋纸,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经清政府考察后,义和团)团民就更加疯狂……公开表演这种所谓的刀枪不入法术……
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刀枪不入 真的就拿火枪往身上打……
——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
红。”
* 迷信色彩。
义和团性质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
化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 决计不
将义和团巢除。 ┅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
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 《拳乱纪闻》
发 展
概括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
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
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清政府为什么会对义和团由
“剿”变“抚” ?
二、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诱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二、抗击八国联军
1 、时间:
2 、原因:
① 根本原因:
② 直接原因:
3 、侵略国:
4 、八国联军头目:
1900—1901
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英、法、美、德、意、日、俄、奥
西摩尔、瓦德西
鹰饿得一日没法熬
英俄德意日美法奥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义和团运
动的发展
清政府
的态度
镇压 招抚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 1898-1899 )
山东 直隶、京津
( 1900 )
北京
( 1900.8 )
铲除
北京沦陷后,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呢?
被捕的义和团民 处决义和团民
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呢?
北京沦陷后
议一议: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义和团运动表达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说: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帝国主义列
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
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地位。
“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
八国联军
攻占紫禁城
大沽炮台战役
西摩尔率兵从天津
进犯
义和团
廊坊大捷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
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战争过程 下面几幅图片是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请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 2 分钟)
12
34
5
6
列强侵华罪行
反
侵
略
事
件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天津 北京
乘火车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狙击,狼狈
逃回。
统帅:西摩尔
攻陷大沽炮
台
攻占天
津
(统帅:瓦德西)
攻占北
京
义和团运动失
败
二、抗击八国联军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
京师(北京)
宣化
大同
西安
青岛
大沽
山海关
太原
井陉
威县
冠县
平原
济南
保定
曹州 沂州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义和团早期主要活动地区
义和团主要起义地点
义和团反帝斗争地区
八国联军入侵路线
清帝后逃跑路线
1900 年 8 月 15 日,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
皇出逃西安
北京沦陷后的情况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
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北京沦陷
德军在颐和园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被八国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 被八国联军炮火毁坏 齐化门
烧!
被捕的义和团团民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
杀!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团民
八国联军封锁街道 逐户进行抢劫
黄包车上都是八国联军抢劫来的财物
抢!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 8 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
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 307 册,经史子集 4 . 6
万余册,国库藏书 4 . 7 万余本,宝物 2000 余件,镀金佛 3000 余尊
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 万两之多。
掠!
巷战后的街道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满目疮痍!
北京街头尸积如山。一位西方记者写道:“一队法国士兵将一群拳匪、兵丁、平民相与掺杂的中国人逼进
城内的一死巷内,用机枪扫射约 10 到 15 分钟,直到不留一人。”
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啃食。”
德国人说:“北京今天已成为一个强盗世界。”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 20 世纪的。
—— 邓小平
兴起 发展 高潮
招
抚
八
国
联
军 疯狂侵华
失败义和团
清政府
帝国主义
《辛丑条约》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 年,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图为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 kuāng )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11 国
78 岁的李鸿章,签完后,大
口吐血,三个月后病逝…
《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人民负担更沉重,经济命脉被控制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失去军事自主权,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之下,便于
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
计 9.8 亿两;
“ 国中之国”,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完全处于洋人控制之下;
便于清政府能按列强旨意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天津
北京
大沽
山
海
关
允许外国驻兵……
想一想: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
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李鸿章为何签完后大口吐血?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
安启程, 1902 年 1 月 3 日回到北京。
慈禧回銮图
辛丑条约实在坏,
一个国民赔一块。
辛丑条约实在丑,
满清政府成走狗。
辛丑条约实在朽,
北京山海大沽口。
辛丑条约实在斜,
东郊民巷使馆界。
“ 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 1901)
影
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你们的地盘,我做
主
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 这中国,那 ( 哪 ) 一点,还有我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 民族民主革命人士陈天华《猛回头》
29 力行近仁 兼爱致远
相关史事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
夫人们退到接待室,慈禧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噎
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错误,她后悔莫及。康格夫人说过去的事会忘掉的。太后陛下接着摘下自己手上的一些贵重的手镯、戒指,
戴在康格夫人腕上和指上。
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想废掉光绪帝,但受到列强的阻挠。后来,她试图通过义和团的力量来和外国对抗,结果被迫再次
逃离北京。这种颠沛流离的经历给她带来极大震撼,从此她彻底放下天朝上国的威仪,向外国人俯首称臣。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
争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完全陷入
大大加深
开始变为
X
Y
O 第二次鸦片战
争
进一步加深
1840 年 1842 年 1856 年 1860 年 1894 年 1895 年 1900 年 1901 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温故知新
中国开始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的程度进一步
加深
1851 年 1864 年
洋务运动
中日
甲午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
戊戌变法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