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周芳
单      位 : 南头城学校
上传时间 : 2019-11-04 11:37:18
周芳《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docx(38.9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声音的变化》 教材分析 《声音的变化》是本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让学生了解熟知的、多彩的声音世界。当学 生懂得声音是如何产生以后,进一步掌握声音是有区别的,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经过两节对学生《声音》的教学发现,很多学生似乎对声音很熟悉,但真正意义的让 他们讲讲什么是声音?却又无法言语,一是在于年龄小不会表达,二是没有系统的认知。 本节课是通过不同发声物体来证明声音是有高、低、强、弱变化的。振幅的含义对现阶段 学生理解是有困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 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方法来证明和记录声音变化,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 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 2、通过观察、发现声音强弱是由振动幅度决定,声音高低是有物体振动频率决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第一环节:探究声音 强弱变化 同学们,你们想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 示对在坐老师的欢迎? 热烈点 再热烈点 为 什么轻声拍手声音小 用力拍声音却很大呢? 1.探究声音强弱 的变化 我们知道声音是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手掌的振动我们很难 看清,今天我给大家 带来了尺子,一把钢 尺 怎样使它发出声 音 学生鼓掌 感受声音大小与手掌 振动 说出自己的猜想 敲击桌面、拨动尺子 等 认真听注意事项 真实的感受声音变 化 将学习的主体还 给学生。 从实际出发进入探 究主题 选择振动幅度明显 的尺子,便于观察振 幅 培养合作意识 避免 以点概面 第二环节:探究声音高 低变化 (1)出示:友情提 示 (2)发放实验 材料 (3)小组合作进行 实验,观察、记录 (4)交流、汇报实 验结果 (5)整理、板书。 得出:音量是由物体 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就越强;振动幅度越 小,声音就越弱。音 量的单位分贝 2、观察比较声音 的高低变化 声音不仅有强弱 的变化,还有其他方 面的变化,出示四个 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 杯 观察比较四个装 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 音高低的变化 声音高低的变化 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将借助橡皮筋进 行探究 提醒注意事项 引导得出:音高 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 决定的,振动的频率 越快,声音就越高;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 音就越低。 音高的单位赫兹 课外拓展:听听长短、 粗细不同的物体发出 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操作实验 填写实验记录表一 猜想:敲击四个玻璃 杯,可能会出现什么 现象? 观看小视频,填写实 验记录表二 进行橡皮筋拨动实验 聆听弹古筝声音,讨 论声音高变化 聆听钢琴声音,讨论 钢琴声变化影响因素 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 探究声音强弱与物 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 进行声音高低变化的 初步了解 借助橡皮筋进一步观 察振动频率(一定时 间内震动的次数) 课本知识与生活之际 应用相结合,加深对 理论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声音的变化 音量 振动幅度越大 越强 单位分贝 (dB) 振动幅度越大 越弱 音高 振动频率越快 越高 振动频率越快 越低 单位赫兹(Hz)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头城学校
    周芳 2019-11-04 11:37:1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