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青年教师成长课课堂教学集锦
流动的组织——血液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 李书兰
授课时间:2018.3.27 第二节 班级:七(4)班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处在青春期,对人体生理的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几乎
都有过流血、抽血的经历,都知道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对血液有一定的感性
认识。但血液中含有哪些组成成分、这些成分的功能以及血液和生命活动之间
的关系,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与人类健康保障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学生并不清
楚,所以本课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
等相关知识,提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学难点】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血细胞数目的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是其命脉。在我们人体内,也有一个这样繁忙的
运输系统。请大家猜一猜,是我们人体的什么系统?对了,是我们的心血管系
统,在血管中流淌着血液。
当我们去体检或看病的时候,往往需要抽血做血常规检查。请大家思考一
下,为什么血液化验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为什么出血过多的病人需
要及时输血?这跟血液的什么有关系呢?
一、血液的分层现象
师:演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分析、讨论。
4青年教师成长课课堂教学集锦
讨论问题: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分了几层,为什
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学生结合七年级上
学期学过的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
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的各成分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
二、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1. 血浆
师:血液分层后,上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是血浆,里面有许多物质,请
同学们结合教材 P52的内容及血浆的成分示意图,用自己的话概括血浆的成分,
并推测血浆的功能。
生:自主学习,总结要点。
总结:如果我们把血管比喻成河流,那么血浆相当于水,鱼相当于血细胞,
血细胞在血浆里面流动着,血浆里面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此外还
含有体内产生的一些尿素等代谢废物。引导学生总结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
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 各种血细胞的特征及功能
师:周一体检大家都做了血常规化验吗?回到医院之后,医生会怎么处理
血液的呢?(显微镜下观察)在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之前,我们应该先将血液制
成标本,制成什么样的标本呢?(涂片)做好涂片以后就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
察了。同学们还记得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吗?(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要点)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等特征,并推测其
相应的功能。
生: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A. 红细胞
生:看红细胞的图片,总结红细胞的特征。
师: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的?血红蛋白为什么是
红色的?引出血红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其与氧结合的特点,让学生总结红细胞的
功能。
联系实际:煤气中毒、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 白细胞
生:看白细胞的图片,总结白细胞的特征。
4青年教师成长课课堂教学集锦
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白细胞的作用。
联系实际:化脓、发炎、亲子鉴定。
C. 血小板
设疑:同学们在显微镜下有没有看见血小板?为什么?结合电镜下血小
板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血小板的存在,认识血小板的形态。
让学生联系伤口愈合的现象并结合课本 P54的内容,知道血小板具有
凝血和止血作用。
联系实际:血友病、血栓。
D. 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功能
三、谁来当医生?
看一张血常规化验单,根据数据推测病人可能的疾病,提出合理的饮食或
治疗建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必要的医学常识。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
血液 白细胞:保护和防御
血细胞 血小板:止血和凝血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课后反思】
从宏观上来讲,如果作为一个教学常规新授课,在大的结构上可能没有太
大的问题,细节的处理上如情境的引入上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如可以
用一个化验单引入本课,激发学生想要读懂化验单,想要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
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迫切愿望,或者正如张校所说,可以结合教学目
标,设计一个化验单。
这节课是在学校新配备的数字化实验中心上的,对我个人而言,是第一次
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传统的生物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为了利用
实验室而利用实验室,数字化实验设备的不足和现有光学显微镜的生硬结合,
使得学生在实验环节开展得不够深入,效果很可能差强人意。如何在现有实验
室配备的基础上,利用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提升课堂质效,促进抽象知识的直
观化、可视化、可操作化,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从学生的学习而言,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进一步深入落实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学案,加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4青年教师成长课课堂教学集锦
建构思维体系。
本节课如果按公开课的标准来看,容量偏大,内容细碎,实验环节不够深
入,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在显微镜下看清楚
红细胞和白细胞。
总之,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学会放手,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