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情绪电梯”
【教学理念】
本课以NLP语言的基础技巧为理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思维模式对问题解决和心态调整的作用,
通过两次因为所以语句的变身,使学生建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已进入青春前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的“小烦恼”也随之而来。
由于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水平,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在快速发展,所以
NLP的基础语言技巧特别适合该年龄段的青少年,本课通过让学生两次改变对“因为所以”句的解
读,引导其学会用从积极的视角化解自己的困扰。
【教学内容】
导入阶段—— 造句游戏
展开阶段—— “因为……所以 ……”变身一:从“问题”到“解决”(定
框法)
深入阶段—— “因为……所以 ……”变身二:从“问题”到“资源”(换
框法)
升华阶段——练习用解决取向定框法和意义换框法变身自己的因为所以语句
结束阶段——点拔与拓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切身体会“问题”框架和“解决”框架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2. 引导学生学会用“解决”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因为所以”语句;
3. 引导学生学会用“资源”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因为所以”语句。
【教学流程】
导入阶段——“因为……所以 ……”造句游戏
展开阶段——变身一:从“问题”到“解决”
一、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因为所以句,然后在心理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组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2、这个问题出现多久了?
3、因为这个问题,我哪些想做的事都做不了?
4、是谁令我有这个问题的?
5、这个问题使我感到最难受的是什么时候?
给此刻的心情打分。
(第二组问题)
1、我想怎样解决?
2、我最快会在什么时候解决?
3、我拥有些什么能力对这件事的解决会有帮助?
4、什么人、什么事能帮助我解决这件事?
5、我可以开始做些什么,好让这件事早日解决?
再给此刻的心情打分。
请同学们对比两次的心情分数,说说两组不同问题的回答带来不同的内心感受。
结论:第一组回答中把焦点都集中在了“问题”身上,这些问题使我们的思路停留在局限和无
奈之中,结果是,大部分人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内心感觉很不舒服。而第二组回答把焦点都集中
在了“解决”身上 ,关注成果和行动,这使得我们在同样的事情中能保持一份正面的心态和力
量。由此可见,思想所选用的模式对成功与快乐很有影响。
二、变身一:从“问题”到“解决”
同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先说出你的因为所以句,同桌从解决的视角,向他提问,然后请
他回答。一问一答后,互换角色再来进行。
深入阶段——变身二:从“问题”到“资源”(换框法)
在刚刚的问答互动中,我们把问题变成了解决,很多同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意识
到了自己其实已经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了。可是,也有的同学,很难答出同桌的提问,
怎么办呢?
小亮同学就遇到了这样的困难:因为妈妈对我弹钢琴要求高,所以我每次练琴都不情愿。
把小亮的句子做第二次变身。先把“ 所以”后面的内容,改为它的反义词,然后再把句首
的“因为”放到句尾。
变身成:妈妈对我弹钢琴要求高,所以我弹琴积极,因为: 。
请同学们把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对我弹钢琴要求高,所以我弹琴积极认真,因为:
1、这使得妈妈无从挑剔。
2、这使得我弹琴进步的更快。
3、这使得妈妈可能改变对我的态度。
4、这使得我超越妈妈的标准,这样妈妈对我放心也就不会再管我那么严格了。
5、这使得我对下个月的钢琴考级更有信心。
6、这使得我在弹琴时,更加清静、愉快。
7、我要证明没有妈妈的陪伴,我一样可以弹得很好。
8、我要证明我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和妈妈的关系
选出一条觉得最好的,把整个句子连起来反复念念。再试着读读小亮原来的句子。感受内
心感觉有什么不同?每一个句子,都是对小亮弹钢琴的一个价值改变,当价值改变了,困扰我
们的问题也就变成了资源。
结束阶段——点拔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