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陈丹
单      位 : 华侨城中学深湾部
上传时间 : 2019-11-04 17:55:10
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9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新课标 新媒体 新技术 新理念 陈丹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 1节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信息科组 陈 丹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0 新课标 新媒体 新技术 新理念 陈丹 4.1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授课教师 陈丹)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是当今社会中信息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要了解计算机程 序的工作过程,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在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时,算法设计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而算法的核心是一种思维方式,算法思维习惯有利于 增强思维的条理性。 2、本节是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入门介绍,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 计》的概述和引子。因此,能否通过本节课学习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将 直接关系到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顺利开设。 二、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分 析 1、高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未接触过计算机编程知识。 2、已初步具备了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教学目 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 技能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学习欲望,使其对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 设计》有初步认识。 教学重 点 理解用计算机程序处理问题的工作流程。 教学难 点 程序的理解及代码的认识。 教学策 略 案例学习、演示讲解、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教学准 备 多媒体教室、计算器一个、《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材一本 教学用 时 1课时 教 学 地 位 “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新课标 新媒体 新技术 新理念 陈丹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引入 体验 一.回顾上节课后思考小游戏:“野人 过河”找出安全渡河步骤。 二.展示“象棋与麦子”的故事,并提 问: 1、国王要给出达依尔多少麦子? (同学:1+2+22+23+……+263) 2、能否用人工算出这个问题的具体答案? (同学:用计算器。教师可给学生计算器 让其试试。结果不行,因此引出可通过计 算机编程解决这类问题) 3、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程序尝试计算 结果。(体验) 答案为 1.84467×1019 粒,如果一升麦 子约 150000 粒,约为 140万亿升麦子, 人工计算无法解决。 学生展示安全渡河 步骤,分析设计方 案。 了解该故事,并思 考能否人工算出这 个问题的答案,可 通过什么途径来得 出具体答案。 充分发挥学生主 观能动性,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了解 使用计算机解决 问题的方法,创 设课堂教学情境。 讲 授 新 课 1、什么是程序? 2、什么是计算机程序? 以加密、解密软件为例讲解。 (1) 按照 P74通过运行程序,对文本文 件进行加密和解密 教师演示加密 和解密程序过程,然后让学生尝试 运行加密和解密程序的过程。 (2) 观摩"程序 1.vbp"和"程序 2.vbp" 教师在 VB系统中打开这两个源 程序,对照 P76和 P77让学生观看 程序代码。 3、程序著作权? 讨论回答 体验探究 观摩思考 思考回答:William (Bill) H. Gates 是微软公司主席 和 首席软件设计师。 结合引例:早上 起床,上课,开 机等先让学生理 解程序,再进一 步理解计算机程 序。 通过加密案例及 演示,使学生对 程序及其作用有 感性认识。 通过观摩,让学 生看到程序内部 代码情况,从而了 解程序设计过程 和内容。 加强学生著作权 意识。 计 算 1、分析问题与算法分析: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即要求计算机 “做什么”。 (结合例子分析:输入圆的半径 r 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得出圆的面积 s输出 结果 s) 学生思考,了 解在本例中要计算 机做什么。 结合例子进行 分析,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需求 分析”在程序设 计步骤中的作用。 2 新课标 新媒体 新技术 新理念 陈丹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机 程 序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2、编写程序:把设计的算法转换成 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 教师进行实例演示。 输入、赋值、计算、输出 观摩演示 学生初次接触 计算机程序,加 之该节内容较难, 故采用演示法讲 解。 3、运行调试与检查结果: 刚编写的程序不一定正确,必须在 计算机上实际运行,排除程序中的错误, 测试其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 思考计算结果不否 正确的原因。 体验运行设计好 的程序,让学生 感受程序设计的 独特魅力。 4、学生练习: ①动手做前面例子 ②提高练习:做“求长方形的面积”, 对能力较高的同学,可给出“加密解 密”问题的程序代码及“象棋与麦子” 的故事的源程序,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 程序。 (教师演示、巡视、个别指导) 要求学生先做完实 例,在理解基础上 再做能力提高。 期间同学们可展开 讨论,合作探究。 培训学生动手, 思考能力,合作 探究。 课堂 小结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 归纳为: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 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2、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用计算 机程序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 认识,体验了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如果 大家兴趣深入学习编程知识,可以选修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 展示《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让学 生有感性认识。 总结操作过程,加 深对计算机解决问 题的过程的理解。 概括本节课所学 内 容 , 并 介 绍 “算法与程序设 计”选修模块, 为学生对该模块 有所认识,对选 修提供帮助。 四、教学反思: 面对 课程 改革 1、课改后的教学以课标为依据,教学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合理使用 并根据需要合理处理教材,是用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对教材中涉及的专业知识要 提前学习,充电补课。新课改提高了对教师备课、上课和专业知识的要求,我们只 3 新课标 新媒体 新技术 新理念 陈丹 通过 本节 及平 时的 教学 有以 下感 受: 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课改后的教学工作。 2、教师要充分理解信息技术与电脑技术的区别,在课堂上要灵活引导、激发学生不 断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注重信息技术课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 3、面对学生对计算机程序掌握能力差距大的问题,可以采取小组互相学习讨论的 方法,效果较好。 4、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通过操作去体验未知的知识和过程。 4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华侨城中学深湾部
    陈丹 2019-11-04 17:55:1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