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柴畅
单      位 : 向南小学
上传时间 : 2019-11-05 09:06:02
观潮-教学设计.docx(20.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抓住有关描写潮水的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 实际等方法来想象画面,从而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 受与他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 爱之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三、四自然段,即引导学生抓住潮来时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 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从而深切体会 到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那 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出示课件:复习重点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 分别描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2.师生问读。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师问:是啊,江潮还没有来,江面什么样?生读描写江面的句子。   师问:江边又是怎样的景色?生读描写江边的句子。   师问: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生读描写海塘大堤上的句子。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着什么、盼 着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在师生轻松的问读中,把学生们已经读懂的内容重新建构起 来,也可以渐渐地让学生们由读者转向一个观潮者,勾起学生们观潮的强烈欲 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   (二)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   1.引导默读,总体感受潮来之时的景象。   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 “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 旁边做批注。   2.指名读文。把感受通过读抒发出来,并适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在表达上 的特点。(比喻句的运用)   3.品读文本,深入体会潮的声音和形态之奇。   引导学生边读边谈谈自己想象到的。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学生们很容易抓到第一句,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朗读,引起大家的发散思 考。具体操作是:我刚才听到你在读这句话中,特别突出了“好像闷雷滚动”, 你能说说此时听着这滚滚而来的声音,你仿佛想到了什么吗?   预设生成:   此时,孩子们可能会结合生活实际,说道:平时我听到过大雨来临之前, 那由远而近的滚滚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那么此时听到潮水 发出的隆隆的声音,虽然比较沉闷,但持续不断,我想潮水的来势也一定很猛、 很大。   小结:是啊,就像他刚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的那样,未见其形,但闻其声, 虽然潮水还距离我们很远,但却能听到它滚动不止的声音。   再请几个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一句。   是不是真像你们所说的这潮水来势汹涌呢?过了一会儿,潮水又有什么变 化呢?   (2)“过了一会儿……”   学生会紧接着抓住“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这一句来加以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很快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 面”这几个词语,加以具体的想象和描绘(潮水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离 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不只能看到潮水的头,还能看到整个江面都是飞奔而来的 潮水,这就是“横贯江面”。)   通过朗读再现这壮观的景象。   出示课件:大潮由远及近的视频画面。   齐声朗读这句话。   到浪头越来越近的时候,大潮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3)“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一句话比较好理解,可 以提示学生们借助数学常识“两丈相当于6米多”来深刻感受到“两丈多高的 水墙”是多么的壮观啊!   引导学生描述眼前所出现的画面:“我们眼中只见汹涌的潮水形成无数的 巨浪翻滚着,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有的说:“我好像看到巨浪相 互交错、撞击,形成一堵高大的水墙,而看不到那条白线了。”还有的说: “江边的、远处一切景物都已被这如同水墙一般的、不断翻滚、奔涌的潮水挡 住了,看不到了。”   (4)“越来越近……”   出示课件:通过句子的对比,体会词语的精妙作用。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奔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奔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学生们在①和②的比较中,可发现:前文提到了潮水横贯江面,此时潮水 掀起的无数巨浪就像千万匹战马一样,马不停蹄地向前奔涌,后浪推着前浪, 前浪引着后浪,所以作者用上了“千万匹”这个词语。在②和③的比较中,可 发现“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般、如万马奔腾般地奔涌的 具体样子,其场面浩大、宏伟、壮观。趁着学生们交流的**,请三个同学依次 读出这句话,要求一个比一个读得更有气势。其他人闭眼欣赏,以强化这些关 键词语的作用。这样对形象直观的词句比较和诵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关键 词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继续抓住潮水的特点来体会:这磅礴的气势仅从形态可以看出来 吗,你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这大潮势不可挡?自然而然,孩子们会抓住“山崩 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想象当时大潮咆哮、怒吼着,似乎吞没 了整个江边上的一切声响,耳朵也都要被震聋了。这无比巨大的声响更能衬托 场面的壮观。   指导朗读:带着此时的感受完整地读出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4.有感情朗读,领略大潮的变化奇观。   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来 时的景象,使我们仿佛和作者一起站在钱塘江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到 的潮水越来越近,浪头也越来越高。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 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5.师生合作读二至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   (1)学生读描写大潮的语句,其他的由老师读。   (2)读后你们发现什么了?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6.出示课件:观看完整的大潮变化的视频。   (1)看了视频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啊?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   (2)请你再来读读二至四自然段中最能够表达你现在心情的句子,一会儿 读给同学们听。   (3)让我们把三、四自然段背诵下来。   7.略读“潮过后”部分,感受大潮气势犹在。   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实重点词句也不少,但通俗易懂。而且学到这儿,我们 都知道还要注意教学时间和重难点的分配,引导学生读中关注“还在、依旧、 才”这三个词语,体会到大潮气势犹在。   (三)梳理整篇文章的顺序,回归整体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向南小学
    柴畅 2019-11-05 09:06:0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