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王宏志
单      位 : 华府小学
上传时间 : 2019-11-05 15:34:32
观潮.pptx(8.12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课件
1 观潮 1. 观潮 第一课时 1 观潮 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 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导入新 课 1 观潮 《观潮》的“观”什么 意思?“潮”指什么地 方的潮水? 《观潮》的“观”什么 意思?“潮”指什么地 方的潮水?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观:观看。 潮:指钱塘 江大潮。观 潮:观赏钱 塘江大潮。 1 观潮 咸盐 yán 屹立 yì 顿时 dùn 鼎沸 dǐnɡ fèi 横贯 ɡuàn 山崩地裂 bēnɡ 震动 zhèn 霎时 shà 我会认 在本课读( bēnɡ ),避免读成( pēnɡ) ,“震” “霎”为翘舌音 ,注意读准确。 1 观潮 潮 据 堤 阔 笼 罩 盼 滚 顿 逐 渐 犹 偏旁是提土旁,不要 写成提手旁。 偏旁是提土旁,不要 写成提手旁。 上半部是“四”不 要错写成“日”。 上半部是“四”不 要错写成“日”。 崩 震 余 1 观潮 天下奇观 : 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 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 : 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 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 水天相接 :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 : 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 整个江面。 1 观潮 浩浩荡荡 :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 : “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 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 有夸张的意味。 人声鼎沸 :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 一样。 1 观潮 若隐若现 : 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 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 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 : 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 :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 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 : 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1 观潮 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 “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 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 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 3、 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 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 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1 观潮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 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 下奇观。 第二段( 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 1 观潮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 lónɡ lǒnɡ ) 霎时( shà sà ) 屹立( qǐ yì ) 人声鼎沸( dǐnɡ tǐnɡ ) 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lǒnɡ zhào ( ) ( ) ( ) ( ) √ √ √ √ 潮头 逐渐 顿时 笼罩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 辽阔 1. 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街道。 2. 我们的国家地域( ),物产丰富。 平静 宁静 3.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4. 海滨的夜色多么( ),多么美丽! 宽阔 辽阔 平静 宁静 1 观潮 1. 观潮 第二课时 1 观潮 复习旧知,导入新 知 横贯江面 浩浩荡 荡山崩地 裂 漫天卷地 霎时 屹立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1 观潮 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 1 观潮 体会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 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 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 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 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 观潮 刚才的场面可以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人声鼎沸,人们说话 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 的水一样。 1 观潮 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1 观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 个词来形容? 人声鼎沸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 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1 观潮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海绵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1 观潮 A.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较句子 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1 观潮 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 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 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 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 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 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 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 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1 观潮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波涛汹涌 ,壮观景 象,流连 忘返 1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 )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 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 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 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 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 ),犹如千万 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 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从远处 过了一会儿 再近些 越来越近 1 观潮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 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 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1 观潮 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 3 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 1 观潮 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 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 更多的人。 1 观潮 一、比一比,组词语。 提 ( ) 潮 ( ) 锯 ( ) 盼 ( ) 堤 ( ) 朝 ( ) 据 ( ) 粉 ( ) 二、词语仿写。 山崩地裂(描写声音) 风号浪吼(含有“风”) 提水 堤岸 大潮 朝阳 锯子 根据 盼望 花粉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风和日丽 谈笑风生 1 观潮 三、根据课文能容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 观的,请排序号。( ) A.潮来之时 B.潮头过后。 C.潮来之前。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 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 bēnɡ) 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 zhèn)得颤动起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C A B 1 观潮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 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 态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 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 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 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华府小学
    王宏志 2019-11-05 15:34:3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