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能根据相关的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
准备
教师:两块有铁钉的木板,一个羊角锤
学生:杠杆平衡条件实验(铁架台、木尺、钩码、弹簧测力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设计说明
创设情
境导入
新课
活动导入:让力气大的男生和力气小的女生分别拔出木
板中的铁钉。
让男生空手拔铁钉,很难拔出;让女生用羊角锤来尝试,
结果很轻松的拔出。
拔钉子活动 两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拔
钉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到
杠杆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教师:女生使用的工具——羊角锤,是简单机械的一
种---杠杆。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杠杆的知识。
板书课题:& 12.1 杠杆
认识杠
杆
活动一:认识杠杆
请同学们观察教师课件所示的各种杠杆动画, 思考
以下几个问题:
1、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转动?
2、它们转动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3、你能总结出杠杆的共同特点吗?
引导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
快问快答:1、 弹簧、橡皮筋能不能成为杠杆?
2、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3、生活中还有哪些机械属于杠杆?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我们身体中的杠杆(用手举水壶)
观察、思考、
回答归纳杠
杆的定义
从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入手,
思考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使学生非常顺利地归纳出
杠杆的定义。
杠杆的
五要素
教师:杠杆由哪些要素组成?
让学生观看微课,从中找到杠杆的组成部分,知道各要
素如何在图中表示出来。
视频播放完毕,以“撬棒撬石头为例”画出杠杆的五要
素。
学生将学到的画图方法,学以致用,练习画图。
引导学生知道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观察、理解五
要素,模仿、
练习画图。
从讲解细致、生动有趣的
微课中掌握杠杆五要素的
表示方法。
杠杆平
衡
课件展示跷跷板在水平方向和倾斜时平衡的图片。
教师:当杠杆在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
们就说杠杆平衡。
了解杠杆
平衡的概念
进一步为研究杠杆的平衡
条件做准备。
探究杠
杆的平
衡条件
播放视频:倒霉熊和蜥蜴玩跷跷板的惊险片段。
教师:视频中,倒霉熊和蜥蜴玩跷跷板时遇到什么
样的麻烦?怎么解决的?
思考:影响跷跷板转动的因素是什么?(力和力
臂)
思考、回答
影响因素:
力和距离
利用动画片的直观性和趣
味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
会,认识到影响跷跷板转
动的因素,为探究杠杆平
衡条件做铺垫。
活动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
师: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钩码、铁架台组装成一
个简易的跷跷板(说明支点,演示转动)。
根据猜想(力和力臂会影响杠杆平衡)
思考:实验中要测哪些物理量(说明如何改变 F1,F2大
小,如何更好的观察力臂即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更合理。)
实验前需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
时,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回忆托盘天平调平衡方法-往高
的一侧调,并提醒悬挂物体后不可调平衡螺母了)
组装跷跷板,
思考问题
有目的地再玩跷跷板,在
动手操作中体会平衡螺母
的作用,在玩中能非常容
易得到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和支点到力的距离。
2、【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注意:同学们分好任务,操作员和观察员;互相配合好,
防止钩码滑落)
实验步骤:
(1)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
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侧受到的作用
力等于各自钩码所受的重力。
(2)设左侧钩码对杠杆施加的力为动力 F1,右侧钩码对
杠杆施加的力为阻力 F2。测出杠杆水平平衡时的
F1、F2、l1、l2。
(3)改变动力 F1和动力臂 l1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 F2和
阻力臂 l2,再做两次试验。
(4)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
序号
左边 右边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3
小组分工,
合作完成实
验,记录数
据
设计表格的能力不是这节
课,所要重点培养的,利
用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
3、【分析与论证】
教师: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________
(两种公式表达)
对表中的数
据进行分析、
归纳结论:
F1×l 1=F2×l 2
4、【评估、交流与反思】:
利用你的实验数据评估下面几位同学的想法正确吗?
甲: F1+l1=F2+l2
乙:F1—l1=F2—l2
丙:F1/l1=F2/l2
杠杆左右两边为什么挂不同个数的钩码?为什么测多组
数据?
利用实验数
据评估甲乙
丙的想法
在学生完成实验之前去猜
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胡
猜乱想,失去了猜想的意
义。利用自己得出的实验
数据否定他们的猜想,更
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更加肯定了自己的
实验结论。
课堂小
结
对照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从各个方面
汇报收获
使学生在三维教学目
标都有所收获。
能力提
升
能力提升:如图所示在同一个点分别沿 A、B这两个方向
用 弹簧测力计拉着杠杆
使 杠杆都在水平位置静
止 , 两次示数相等吗?
利用杠杆的
平衡条件思
考:从同一
个点拉弹簧
测力计,示
数会不会变
化?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
更进一步认识到力臂是点
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
点的距离。
板书设
计
&12.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围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以撬棒为例画出来)
3、杠杆的平衡条件:F1×l 1=F2×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