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王哲
单      位 : 南山外国语学校(…
上传时间 : 2019-11-06 09:59:08
二下第八单元 25.羿射九日 教学设计——南外集团滨海小学 王哲.doc(26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25.羿射九日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小学 王哲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图片、归类等方法认识“射、值”等 12个生字,通过自主发现、 重点笔画指导等方法会写“觉、值”等 9个生字,会写“东边、光明”等 18个 词语。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3.朗读课文,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4.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 美好愿望。 【设计理念】 《羿射九日》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述了上古时期神箭手羿不畏艰 辛、勇射九日、为百姓造福的故事。课文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语文课程标准》在学 段目标中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 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根据课 文体裁和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第一部分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炙烤”和 “艰难”,让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生活的艰难;在教学羿射九日的过程中,主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九十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瞄准文 本的语言表达,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读读、品品、说说、练练中,通过联系生 活,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射日之路是艰辛的,进一步感受羿一心为民、勇敢无畏 的奉献精神,体会上古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感受文本语言在刻画人物形象, 传达情感意思上的巧妙,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借助图片,质疑导入 1.认一认。 出示《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让 学生认一认。 2.强调指出神话故事《羿射九日》,板书课题。(指导生字“射”=身+寸) 3.简介羿:羿是我国远古神话中的一位射日英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由于他 造福人类,后人尊称他为大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 4.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你读了课题,想要了解什么? 5.梳理问题: (1)羿为什么要射日? (2)羿又是怎样射日的,结果怎样?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边读边圈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组长带领组员认读字卡。互相帮助解答难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师相机正 音:“值、熔”(翘舌音);“新”(前鼻音);“腾”(后鼻音) (2)(出示本课会认字)师: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 住它们呢?生分享,师提示觉(多音字)。 三、教师示范,书写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做做小老师,说说有什么需要大 家注意的。(“值、艰”是左窄右宽,“新”是左宽右窄,而“此”却是左右宽 窄均匀。) 2.师指导生字“值”:左窄右宽,左边单人旁,右边“直”。写的时候注意单人 旁的竖的末端要比最后一横的位置低。 3.指导生字“炎”:上下结构,两个火要有变化,上面的“火”的捺变成点。下 面的“火”写得比较大,牢牢地托住上面的“火”。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师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投影反馈,生进行评议。 四、再读课文,梳理顺序 1.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发言) (默读指导: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 师:根据题目,简单地用一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题目拓展 法) 生:这篇课文讲了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太阳的故事。 师: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故事的经过”。 师:既然有故事的经过,那么大家想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呢?也就是这个故 事是怎样发生的呢?(生答) 师:那故事的结果呢?(生答) 2.概括课文内容,加深对故事顺序的理解。 很久很久以前,因为 ,人类的生活十分艰难,所以神箭 手羿 ,最终,大地 。 板书设计: 25.羿射九日 神话故事 起因 羿射九日 经过 (顺序) 结果 第二课时 1、复习字词,谈话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开火车朗读。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自己把它讲出来?我们之前 说过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呢?(生答) 3.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怎样讲故事,争取人人都成为讲故事的小能手。 二、对话文本,巧讲故事 (一)故事大王第一招: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 1.回顾故事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几段写了羿射九日的起因?哪几段写了经过?哪几 段写了结果? 生:1-3段:起因;4-6段:经过;7段:结果。 (二)故事大王第二招:抓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心情 1.同学们,我们刚刚读的这三组词,大家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生:第一组是射日前 10个太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第二组是写羿射日的过程, 也就是羿射日的动作;第三组是写射掉 9个太阳后,大地重现生机。 师:对了,大家从这几个词语中就能抓住重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关键词。 抓住关键词,一个故事就很容易讲出来了。 2.师:很久很久以前,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 后来,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他们一起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生答)那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组关键词,既然太阳带 给了人们灾难,那么百姓们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艰苦、贫困,渴望幸福生 活)那大家应该用怎样的感觉来读?(低沉的、悲伤的心情)齐读第一组关键词 (生读词语)大家把这些词语带入到我们的课文里再来读一读吧!齐读第 1-3 段。 2.理解“炙烤”。 (1)查字典理解“炙”。(炙:烤。)这里指十个太阳一起发光发热,温度变 得太高,使大地曝晒过度。 (2)找找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炙烤”。 (3)播放有关旱灾的图片,感受干旱带来的灾难。(图片理解“熔”) 师: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炙烤着大地,炎热让人们的生活分外艰难。这就 是故事的起因,谁愿意根据这组关键词讲一讲羿射九日的起因呢?(生讲) (三)故事大王第三招:语言生动,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语言 故事大王第四招:带上动作和表情,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人类的生活难以为继,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默读第 4-6段,想象画面,画出相关语句。 2.交流句子,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的神奇,羿的伟大。 预设: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1)生:“九十九”这个数字很夸张,让人觉得很神奇。 (2)师:这些都是怎样的高山?想象一下,说一说。 生 1:山非常高,很陡峭。 生 2:高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不断,总也走不 完。 (3)师:这些高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漫长,行走非常艰难。那大河又是怎样 的大河? 生 1:大河很宽很深,波涛汹涌。 生 2:水流非常急,想蹚过去非常难。 (3)师:大河波涛汹涌,给羿增加了很多困难,只能慢慢的蹚着过去。大家能 不能想象着画面,把这羿历经的艰难险阻读出来? 师引读:他翻过—— 生:九十九座高山。 师引读:蹚过—— 生:九十九条大河。 (4)师:大家一下子就自学到了故事大王第三招:体会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 语言呢。 (5)师:羿这么辛苦,他为什么不停下来歇一歇呢? 生:因为他一想到百姓还在继续遭受太阳的炙烤,他就想赶快赶到东海边,赶 紧结束这种苦难。 师:说到这里,你觉得羿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一心为老百姓;不怕苦、不怕累为民造福。 3.过渡:百姓艰难的生活,让羿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终于他来到东海边,看 到了 10个太阳,他是怎样做的? 预设: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第四段后两句) (1)师:圈出句子中的动词。(同时,图片理解“弓”、“箭”) (2)师:大家都来做一下英雄羿,瞄准天上太阳,开始射日。我们边读边做动 作。 (3)师:羿一口气射下了 9个太阳,在射第 10个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大家一 起把第 5段读出来。 师:你们真厉害!这就是故事大王第四招:带上动作和表情,才能把故事生动 形象地讲出来。 4.羿并没有射掉全部太阳,还留下了一个,为什么还要留一个太阳呢?读读第 六自然段,用“ ”画出能说明原因的句子。(相机查字典和图示理解“庄 稼”) 5.师:就这样,羿射掉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万物复苏,人们重新 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你瞧——(引读第 7段) (四)出示表格,复述故事 师:大家现在掌握了讲故事的技能了,肯定个个都是故事大王,已经迫不 及待要讲一讲故事了。请大家根据表格,来讲一讲这个神话故事。(ppt出示表 格) 1.生讲故事。 2.互相点评。 三、总结深化,升华情感 1.师: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如果你是老百姓中的一位,过上了这样的 生活,你会对羿说什么呢?(生交流) 2.师结:百姓是多么感激羿呀!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到 今天,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除了羿射九日,还有很多很多神话故事,大 家可以在课下了解一下,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3.作业:复述故事;了解其他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25.羿射九日 理清顺序 抓关键词 讲故事 羿射九日 语言神奇 动作、表情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
    王哲 2019-11-06 09:59:0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