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信息技术
第三节 制作楼道自动感应灯
授课人:曾伟民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学习光感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同时使用,并且学习两个
选择结构的程序编写。,因为有前面学习过条件判断、循环结构的基础,学生编
写程序的困难会减小;使用与、或关系逻辑表达式来进行编程,对学生而言还是
有一定的难度;变量的设置和赋值是个难点,容易跟条件判断表达式混淆,课
堂上还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编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感传感器的应用原理
(2)掌握使用两个传感器,编写两个条件判断的程序
(3)能尝试使用与关系逻辑表达式来进行编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前面学习传感器的经验,认识光感传感器及其使用。
(2)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理解自动感应灯的算法和流程。
(3)采用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微课视频的方法,编写并调试运行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和创新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善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并能归纳总结,体验成
功。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声音传感器、光感传感器的使用
(2)多条件判断程序的编写与简化
【教学难点】
“与”逻辑表达式在程序中的使用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上机操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环境】
地点: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准备】
微课视频、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大胆想象
通过看图,大胆想象在一个漆黑的山洞里,用什么方法找到出口?
2、图片(漆黑的楼道)进入课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
(1)仔细阅读、独立完成
任务一、制作自动感应灯需要哪些主要器材?
(2)初步认识光感传感器
任务二、思考:光感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
二、合作探究(重点)
(1)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自动感应灯亮灯的条件是什么?
(2)小组讨论楼道自动感应灯的流程图是怎样的?
(3)小组探究分支结构图和并列结构图两个不同的特点?
通过讲述“&&与”表达含义,编程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条件表达式
三、动手实践编程
(1)制作楼道自动感应灯编程,仿真
1、完成的同学帮助小组内没完成的同学(互助)
2、不会的同学可以看看桌面上的微课视频
(2)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
四、课堂检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检测学生对光感传感器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思考)
自动感应灯也可以采取人体红外传感器来感应人的到来,回去我们好好
想想人体红外感应灯是怎么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