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李馥漫
单      位 : 道尔顿新华公学中…
上传时间 : 2019-11-06 15:21:33
教案 认识智能机器人.docx(114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 +STEM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 认识智能机器人 年级、学科 七年级信息技术+STEM 教师 李馥漫 时间 第 2周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机器人的定义和组成,区分人与机器人对外界信息处理过程的不同。 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与未来趋势。2.过程与方法 (1 “ ”)在分析对比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古代 机器人 与智能机器人、人与机器人对 外界信息处理过程的联系与不同中,学习培养归纳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客观评价机器人的社会价值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学习关注生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社会更便利更进步。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人与机器人信息处理过程、智能机器人与古代 机器人的联系与区别。 (2)智能机器人的定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三组概念的异同。 教学 环节 1.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进行分组 2.导入 (1)游戏 准备若干剪成卡通头像卡纸,画上眼睛嘴巴,用磁贴固定在黑板上。分发剪好的纸 鼻子。游戏规则是学生蒙上眼睛,转两圈后进行贴鼻子游戏。看谁贴得好。 (2)提出问题: 蒙上眼睛后不能准确贴上头像的鼻子,为什么? 听到上课铃声回到课室,看到红灯停下来等行为,都是人的智能活动。分析人的智 能过程要涉及哪些人体器官与环节。 3.归纳新知 根据各组汇报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过程 用到的器官 作用 听到上课铃 耳朵 感知 “ ”想到该 回教室上课 大脑 思维 走回教室 腿 行动 人类智能是与生俱来的,人类所具有的智力和行为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感知 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 4.小组讨论 “ ” “ ”播放 自动感应水龙头 或 自动门 视频,提出问题: 如果要自己设计一个自动门或自动感应水龙头,需要准备什么设备,怎样才能制作 出来? 5.探究新知 (1 “ ”)归纳实现 自动门 需要的设备和制作过程: 门上安装有能感应到人走近的传感器。感知有马达能进行开门、关门的动作。行为 电脑里编写好程序,判断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有人接近就开门,人离开后关门。思 维 (2)归纳 人工智能是人类赋予的,是模仿、延伸、扩展人类智能。同样包含:包含三个方面: 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 (3)课件展示: 6.探索新知 (1)观看《变形金刚》电影片段 (2)提出问题: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智能机器人,什么是智能机器人? (3)引导学生讨论和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非人形的机器人。 (4)归纳智能机器人定义: 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的自动化机器,都属于机器人系统。 指出配有相应的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再加上微电脑 和机械本体的智能机器人,就像拥有了人类的相应器官一样,能完成一些类似人的 智能活动。 (5 )课件展示: 7.拓展学习 (1 “ ”)播放 机器人应用及最新发展 视频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8页的内容。 8.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侧重于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小组合作分工配合情况的评价。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道尔顿新华公学中学部
    李馥漫 2019-11-06 15:21:3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