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教材论”之感受
教材就像教师手里的魔术道具,可以随意取舍、伸缩、变形,为我所用:或让学生随意阅读,不加任
何限制、引导地自由讨论;或抓住课文中的某一点,无限制地延伸、拓展,偏离了教学的基本内容;或将
课文看作是一则可有可无的材料,不对它进行分析解读,没有字词句篇的要求,一味让学生从中抽象出若
干看似正确的道理、主题;或将课文看作是应试的材料,比照中考或高考试题,在课堂中充斥大量的题型
训练。其实,教材中的选文也好,实践活动也罢,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织就的经线纬线,经纬交织构建了
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
此,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大目标下,建立整体意识、单元意识、文本意识、学生意识等,较好地解读教
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明白教材的设计意图,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准确把握基本的教学内容,从而实
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其实,教材为本,只表明是根本,是基础,很重要,并非说它是唯一,只能一枝独秀。因此,教师在
依据教材这个重要凭借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度开发。开发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将教材中明确的或隐含
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教学化,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二是在教学化过程中,
将这些内容生活化、实践化,即与学生自身的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