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朱小丽
单      位 :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
上传时间 : 2019-11-07 16:36:05
快乐的动物教案.docx(20.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 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倍”的意义; 2 .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分析能力。 教 学重点: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理解“倍”的意义。 教 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倍数关系 教 学过程: 一、 情 境激趣 :在我们学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今天我把七色花带来了,看看,漂亮吗?我要把它发给每个小组中积极举手、认真倾听、善于思考、勇于发言的孩子,“校园七色花,朵朵都精彩”。 色花越多,说明你们的表现就越精彩!期待你们在今天的課堂上美丽绽放。 师 :一大早,森林里热闹极了,到处都充满了快乐的气息,想知道发生了什 么事情吗?哦,原来森林里要举行动物运动会了。(播放视频) 师 :我们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动物,请你边看边在心里默数,把数得的数记录 在练习纸上。 学 生数完并记录、汇报每种动物的数量。 师 :今天我们就和这群快乐的动物交朋友,帮助它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板书課题:快乐的动物) 二、 新 知学习 1 、 探 究新知 师 :最先开始的是鸭子的游泳比赛和小猴的爬树比赛,机灵的小猴们,想和 鸭子比比只数,你能帮它们比一比吗?我们用一个圆圈代表一只猴子或一 只鸭子,在纸习纸上画一画、比一比,比完后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 么比的。 让 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比法贴在黑板上展示,介绍比法。(预设:学生大多介绍 谁比谁多几只,谁比谁少几只的比法) 师 总结: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比多比少。除了对小鸭和小猴的多少进行比较外,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可以怎么比呢? a. 认识份数 :把 3只小猴,圈在一起看作是 师 小结:我听明白了,这样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来 6里面有 2个 3,是吗? b.感知倍数 :6里面有 2个 3 请 同学们像我们刚才那样,把你刚刚画的图也圈一圈,说一说。 :在这里我们是把什么的只数看作一份? 2. 求异发散 :爬树比赛和游泳比赛结束了,你瞧,小动物们都来庆祝了,你还能从图中找出类似这种倍数关系的例子吗?在练习纸上画一画。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好。 生从图中找其他的倍数关系,画在练习纸上,找完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找到的倍数关系。 请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找的倍数关系。引导汇报方式:我们把( )的只数看作 1 份,( )里面有( )个( )。( )是( )的几倍。 ( 预设:这是学生自己第一次找倍数关系,因此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建议展示时可有选择性的选一个错误的例子,通过纠正错例,巩固认知。例 如:12和 8,是不是倍数关系?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如果让你加一加, 减一减,能把它变成倍数关系吗?可以怎么加,怎么减?) 3. 深化认识 :同学们学得真棒,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倍数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鸭子的只数 果再来三只小鸭(共有 得最高的小猴去领奖了,只剩下 总结:也就是说不管它们的数量怎么变化,只要把小猴的数量看作一份,鸭子的数量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就说:鸭子的数量是小猴的几倍。 4. 引入算式 :碰到像这样数量多的情况,刚才我们圈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有点麻烦?其实像这样的倍数关系,可以用一道算式来表示,用什么算式呢? 板书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 小结:12表示小鸭的只数, :把你自己找到的倍数关系用除法算式表示,写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三、 小 结评价 1.回顾总结 顾一下,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2.七色花评比 :我们来数一数每个小组得到了几朵七色花?这里面你有没有发现倍数关系?学生说一说评价表中藏着的数量关系。 :老师也从每个组的七色花数量中发现了一个倍数关系,我用一道算式表示,你能猜出这道算式背后藏着的倍数故事吗?请学生猜一猜。再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两个组七色花的倍数关系,让其他学生也来猜 一猜。 3 . 总 结延伸 子们,在七色花当中有一个爱字,它希望我们在数学学习中爱思考,爱发言,爱倾听,爱质疑,让我们带着这些好习惯继续今后的学习吧。 教学反思: “ 倍”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是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为了让二年级的孩子建立 起倍的概念,首先,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搜集信息,从猴子的数量和鸭这两 个数量的关系入手,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让学生明确“6里面有 2个 3”“6 是 3的 2倍”。为了让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活动经验,我让学生从情境图中寻 找其他的倍数关系,并在汇报过程中不断强化“( )里有( )个( )”这一 结构,而这个结构就是倍的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之与除 法建立起联系,也就水到渠成了。其次,我把猴子的数量和鸭的数量的例子, 从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先把鸭子的数量由 6变成 9、变成 12,鸭子的数量也相 应变成了猴子的 3倍、4倍。接着,再把猴子的数量由 3变成 2,让学生说此 时两者的倍数关系。数量的变化,导致倍数发生变化,但是,“倍”的实质没 有变,都是要看( )里包含了( )个( )。这样的设计,课堂的思维含量更 加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倍”的本质的认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
    朱小丽 2019-11-07 16:36:0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