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
授课教师 俞伟 所在分校 南外大冲 任教学科 物理
授课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课讲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标对本章节学习的要求为: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滑动变
阻,并能用它改变灯泡亮度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中有哪些地
方用到了滑动变阻器,初步认识物理科学发展对人类发展的贡献,认识滑动变阻器的开发
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教材内容
“变阻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第 4节的
内容。本章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电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电阻以及
变阻器。本章以电压、电阻为中心,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
生活常识。3.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章既是九年级物理电学部分教学的第二章新课内容,又是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扩
展与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使
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及能力
通过第十六章第 3节电阻的学习,已经懂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前面的学习,
已知道长度会影响电阻的大小。以上这些为本节课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经验保障。2. 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
学生的上述认识大多属于感性经验,同时在不具备制作滑动变阻器的前提下,学生从
学科角度理解认识它的结构和如何正确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本部分内容涉及要实际
连接操作使用,对于前面学习的电路连接的操作要求较高,所以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学
习起来,可能会有更加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围绕“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这一问题展开的探讨,知道通过改变连入电阻丝长
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从而间接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改变它的亮度;2.理解变阻器的构造原理,会正确连接变阻器,并能用它调节灯泡亮度和电阻两端电压
3.了解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物理学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变阻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
教学难点 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实验操作、启发教学、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变阻器的结构原理
任 务 1.1 : 通 过
“如何改变灯泡的
亮度?”展开教学,
探究滑动电器的构
造原理。
【组织教学】
【情境引课】
展示可连续调节亮度的台灯。
【提出问题】
台灯能够连续调节亮度,这是
如何实现的呢?
【观察、思考、猜
测】台灯的内部构
造可能改变了电路
中的什么。
【思考并回答】
通过改变连入电阻
中电阻的大小来实
现调节亮度的。
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
生活用品——台灯作
为学习情境,从电学
的角度重新认识生活
用品。以学生最为熟
悉的物质入手,便于
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
建构,同时感受物理
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验演示】取两节电池,一个
小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
一根 80cm左右直的镍铬合金电
阻丝,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连
续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
观察现象。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
什么?
【讲解变阻器原理】
【板书】变阻器原理、符号
板块二: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任务 2.1: 了解滑
动变阻器的结构及
特点
任务 2.2: 练习正
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并清楚认识滑片向
哪移动会让阻值变
接下来我们来看滑动变阻器
的结构以及如何使用
【设疑】教材 68页给出了“滑
动变阻器”的结构图,请大家结
合实验桌上摆放的实物回答以下
问题:1.每个字母(ABCDP)分别表示
什么?
【讲解】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事
先做了绝缘处理,包裹上绝缘材
料后被一圈圈紧密的缠绕在绝缘
管上,组装好后滑动滑片,与滑
片相连的地方的绝缘层被刮掉,
保证电阻丝与滑片 P相连。
2.观察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
是不会变的?哪两个接线柱之间
的电阻很小?
3.我们在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
时,只能“一上一下”的选择接
线柱,不能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
柱,也不能同时接下面的两个接
线柱,为什么?
【实验】
请用实验桌上的器材(两节干电
池、电池盒、电流表、小灯泡、
滑动变阻器、开关、若干导线)
【自主学习】
【 思 考 回
答】1.ABCD是四
个接线柱;P是滑
片,通过金属杆和CD 接线柱相连,
通过移动滑片来改
变连入电路阻值的
大小
【自主学习】
【思考 回答】2.AB 间的电阻不
会变,CD 间的电
阻最小------
【思考 回答】3.如果同时接上面
两个接线柱,只有
金属杆接入电路,
没有电阻接入电路
如果同时用下面两
个接线柱,调节滑
片没用,因为一直
是 AB间整个电阻
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具
体实物,帮助学生理
解滑动变阻器构造,
通过实际操作使用,
促进学生对滑动变阻
器的认识更趋完整和
深入。
大或变小
任务 2.3: 熟练操
作电路连接,控制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
压
按课本(P69页 图 16.4-3)连接
好电路,(教师巡视指导)
并回答下列问题:4.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动到阻值
最大处(电阻丝最右端),闭合
开关,移动滑片,哪两个接线柱
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
向移动电阻变小?通过什么来反
应电阻大小的?
【总结】
滑动变阻器在使用时,只能“一
上一下”的选择接线柱连入电路,
并且滑片远离下面的那个接线柱,
连入电阻越大。
【板书】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
项(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到阻值
最大处)
【实验】学生实验
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
压
(1) 使 R=10Ω两端电压分别
为1V、1.5V、2V、2.5V
(用备好的器材按课本P70也图 16.4-4)连接好
电路(教师巡视指导);
(2) 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如:
5Ω、10Ω、15Ω等,连
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
使两端电压保持为 2V
(教师巡视指导)
丝接入电路,所以
只能“一上一下”
的连接4. 移 动 滑 片 时 ,
AD 之间的电阻发
生改变;向左移动
滑片,电阻变小;
通过观察小灯泡的
亮的或者电流表数
字的大小来间接反
应电阻大小
板块三:变阻器的应用
任务 3.1:认识变
阻器的应用,知道
生活中的变阻器和
实验室变阻器构造
上和名称上的区别
【过渡】如果将我们学习到的知
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让我们有
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问】请结合课本 P70页,相
互交流讨论,列举我们的生活中
哪些地方可能用到了变阻器,它
有什么其它的名字。
【板书】
【自主学习】
【思考 回答】
比如老师刚开始上
课用到的台灯,还
有可调温的电热毯
电饭煲、耳机等等。
生活中一般叫电位
器,有分机械式电
位器和数字电位器
两种。
通过讨论、自学等活
动,认识有实验室变
阻器和生活中的电位
器联系和区别,让同
学们认识物理学科的
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
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1.定义、原理、符号
变
阻 2.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串联,选择接线柱“一上一下”
器
3.变阻器的应用:电位器
作业布置 《知识与能力训练》B本§16.4变阻器 6~11题 P29页
教学反思
本节课预期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巩固变阻
器的正确使用,了解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同学们还存在
以下几个难点突破:1.对变阻器的制造过程还存在生疏,尤其是电阻丝的绝缘处理和缠绕方式上;
2.在电路连接使用变阻器时,由于课本中图的影响,导致很多同学在闭合开关前,
没有将滑片 P移动到阻值最大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后上课的过程
中一定要强调书本当中的图 164-3只是作为参考,我们如何优化它;
3.变阻器的应用这一块,很多同学的灵活应用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像图 16.4-
10这种油量表的电路构造分析,是很多同学比较薄弱的地方,我们可以多举一
些类似的例子进行分析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