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黄宝格
单      位 : 福林小学
上传时间 : 2019-11-11 15:39:36
《日月明》教案3.docx(15.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日月明》教案3 设计说明     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 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能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为 使学生体会读韵文的快乐,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促悟——读中识字——再读再悟”的模式, 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对会意字的认识从朦朦胧胧到逐渐清晰再到豁然开朗,完成这一 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引起学生对学习会意字的兴趣,激发其探究会意字的欲望,进而培 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    2.准备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 字是什么?(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 什么?(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 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吧!    2.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    3.教师导学: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你 们认识它吗?(明)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 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通过复习象形字,引入会意字, 可以激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以字引文,兴趣读文    1.认识“明”字。     (1)导言: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个字?     (2)教师指名读,强调“明”是后鼻音。     (3)教师导学:日是光芒万丈的,月也是明亮的,两个字放到一起组成的新字是什 么意思呢?     (4)学生看课件猜想生字“明”的意思并互相交流。     (5)教师组织学生给“明”组词。     预设:光明、明亮、明白、明朝……    2.读文感知。     (1)过渡:(课件出示“明”)看,日和月相处得多友好呀,“日”总是让着“月”, “月”总是伴着“日”,多棒的组合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让 我们翻开书看一看吧,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一课里。     (2)教师范读韵文,学生指字跟读。     (3)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齐读韵文。     (5)男女生比赛读。     (6)教师导学: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你们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教师指名读文,随机纠正字音。)     (7)教师导学:看到你们无论怎么读都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咱们 来合作读,好不好?(好)老师读日月——你们接(明)。     (8)教师导学:看到你们现在已经能把韵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我想增大些难度, 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多媒体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韵文)看,没有了拼音,你们能准确 地读出韵文吗,先和同桌读一读。     (教师先引导学生小组读,再指名读。)     设计意图:借助生字“明”的教学,依托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不 同方式反复地读文,从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再到流利读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逐步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加深对本课生字的记忆,为接下来学习会意字做好铺垫。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学习会意字“尘”。     (1)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真棒,生字宝宝很佩服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 你们想一起玩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和“土”。配图:小小的灰土。配音:同学们,猜一 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     (3)教师导学: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      预设:      生1:我是这样记住“尘”字的:“小小的土”就是“尘”。      生2:我能给“尘”组词:尘土。     (4)教师引导学生给“尘”组其他词。      预设:      生1:灰尘。      生2:粉尘。      生3:扫尘。    2.学习“木”“林”“从”“双”。     (1)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出示一棵树,再出现一棵树。     (2)导学:这是什么字?你们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 1:这是“林”字,一棵树是“木”,两棵树就是两个“木”。书上说“双 木林”。      生2:我能给“林”组词:树林、林海、林区。     (3)导学:你是怎样记住“从”的?      生:我用“想一想”的方法。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课件显示此图)     (4)你是怎样记住“双”的?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双”,两个“又”就是双。      生2:一双手。      生3:一双鞋。    3.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森”“众”。     (1)多媒体课件依次演示:三棵树成上下排列的图案;三个人成上下排列的图案。     (2)教师引导学生猜字、弄清字义、组词。    4.学习“心”。     导学:这些生字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一个字还没有出来,很着急。(多媒 体课件出示“心”)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预设:我用妈妈教的谜语记住了“心”:锅里煮三个豆,跑了一个,蹦了一个, 锅里还剩一个。    5.初步感受会意字的特点。     (1)教师导学:同学们记字的方法可真多,老师认为你们真棒。下面请大家仔细观 察一下这几个字,看看它们的构字方式与意义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观察、交流。)     (2)教师介绍会意字:像“明”“尘”这样,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 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就是会意字。     (3)拓展:同学们找找本课中还有哪些字是会意字。      预设:      生1:我找到了,“林”就是会意字。      生2:“从”也是会意字。      生3:“森”也是会意字。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独立识字。通过 课件出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带动下,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理解每个字的含 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会意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来进行识字,达到让学生习得识字方法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福林小学
    黄宝格 2019-11-11 15:39:3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