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杨雨晴
单      位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上传时间 : 2019-11-11 17:48:05
六年级上册第十课.doc(53KB)
  • 浏览 : 3
  • 下载 : 1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课 题 第10课 描绘古战场的音画——琵琶曲《十面埋伏》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民族弹拨乐器琵琶,感受琵琶的音色特点及其丰富的表现 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了解楚汉垓下战争的故事,熟悉重要乐段, 感受乐曲描绘的各种战争场面。 教学重难点 1.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了解楚汉垓下战争的故事。 2. 了解“小战”“大战”中各种战争场面的表现方式;能利用小乐器、 人声等进行战争场面的模仿、创编与配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主要流程) 个性化补充 一. 认识琵琶和琵琶武曲 请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介绍。 二.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 1. 了解垓下之战的故事 2. 听全曲,打开第一个锦囊: (1) 全曲没有出现哪几个小标题。 (2)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将小标题概括分为几部分? 3. 听“小战”“大战”,打开第二个锦囊: (1) “小战”“大战”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战争场面? (2) 在音乐中听到了以下哪种声音? (3)“战场重现”,寻找音源,重现战争场面。 三. 拓展 欣赏《霸王卸甲》片段,打开第三个锦囊,了解垓下之战的结局。 四. 课堂小结 在垓下之战中,项羽是输者,他叹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 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孰不知,刘邦 也在引吭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 兮,守四方?” 教学反思 通过对民族弹拨乐器的学习,孩子们对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有了初步 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传统音乐的欣赏,让孩子们了解民族 的即世界的,真正喜欢上我们的民族音乐。 备课人:杨雨晴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前海学校中学部
    马俊 2020-12-30 16:38:21 下载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
    杨雨晴 2019-11-11 17:48:0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