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陈琴
单      位 : 蛇口学校中学部
上传时间 : 2019-11-12 11:44:04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docx(19.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在历史事实的分析中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2. 阅读课文、长征示意图和插图,能描述出红军长征的经过,正确复述在 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3. 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揭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4. 在历史故事和史实中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的艰辛,汲取历史智慧, 增强历史使命感。 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喜欢教师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地讲授,特别是长征这一课要讲出新意才有特色,所以要增加趣味性, 增加历史故事在课中的运用;2.同时学生对长征的感性认识有很多,需要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资 料,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提升思维。 教学重点:1.中央红军长征;2.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信息技术,问题导学、思维导图等 教学过程 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 习 :5 分钟 从构建整课结构的角度设计 “原文填空”,学生完成 完成课文原文关 键句子填空 熟悉知识,从整 体上有宏观认识 导 入 ( 熟 悉 内 容 )6 分 钟 导入: 播放《长征.七律》毛泽东朗 诵版 解析诗歌大意并请学生提取信 息Q1:你从中提取到那些和课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相关的词 语? 根据学生找到的词语提取出: 红军、金沙、大渡桥、千里雪、 三军等关键词Q2:请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 与之相关的课文内容(快速阅 读),校正预习作业 过渡:随着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蒋介石先后对中央红军发动四 次围剿但均失败,他甘心吗?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1.大声跟读 2.从历史诗歌、课 文、历史地图中 获取所需要的信 息,整理出关键 词3.课堂默写本上参 考课文完成填空 一、原因(背 景)1.由于中共中央临 时 中 央 负 责 人 和 军 事 顾 问 等人的 。 二、过程...... 三、意义...... 4.在根据关键词检 查预习作业时全 文标注笔记 1.教师通过语言的 代入,有意识地 将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置于具 体的时空背景下 进行考察2.原句填空帮助学 生快速熟悉课文 内容3.在原句填空中构 建了整体的框架 整体框架的呈现 构建出了历史事 件、历史现象之 间的关联性,便 于学生从整体上 把握 历 经 磨 难 ( 原 因 和 困 境 ) : 视频: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理解被迫战略转移,走上漫 漫长征路)Q1:为什么要长征? Q2:何时开始?长征初期的 挫折? 1.根据视频和课文 回答2.思考、讨论原因 3.根据课文 P59 内容总结概括长 征初期的挫折并 1.扩展形象的课程 资源,便于学生 接受和理解2.问题导学,帮助 学生思考历史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 5 分 钟) 用恰当语言表述 系 绝 地 反 击 ( 转 折 和 过 程 ) :8 分 钟 Q1:怎么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Q2: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 内容和意义?Q3: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 征示意图”和 P60,同桌合作 重走长征路,遇到了那些困难, 怎么克服的? 1. 分 析 遵 义 会 议 前 后 的 历 史 现 象 , 理 解 历 史 事 件 的相关性 2. 合 作 重 走 长 征 路 , 熟 悉 历 史 内容 1.让学生掌握用历 史现象分析历史 结果2.培养合作精神 向 死 而 生 ( 胜 利 ) :10 分 钟 一直成功叫强大,从失败到成 功,叫伟大。Q1:怎么理解伟大?(长征精 神) 提供史实、长征故事和设问 (师生) 史实 1:长征到底是什么。 86000.100000.17000后来 剩下多少?(军队数量前后对 比)2.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宛 若沉睡和群雕。(群雕图片)3.门板床板架浮桥:1934年 11月,于都城的群众合力搭 桥,白天拆,晚上搭。Q2:在这种精神下,长征的结 果、意义? 材料:战略意义 结束语:马革裹尸葬乡异,雨 未停,风又起。我们回忆长征、 纪念长征。走在新长征的路上, 我们应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使 之成为推动我们学习的精神力 量、中华民族的力量。 1. 搜 集 、 辨 别、选择 展示史料 2. 听 故 事 、 看 图 文 , 结 合 课 文 思 考 、 讨 论 、 总 结 概括回答 3. 运用史料进行 分析,在史料中 发现线索和有效 信息,思辨、探 究、理解历史事 件之间的逻辑关 系,升华情感4.总结出长征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 认识长征精神, 是中华民族百折 不挠、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的最 高体现,是保证 革命建设事业走 向胜利的强大精 神力量。 1. 本 着 培 养 学 生 “ 了 解 之 同 情 ” 的 态 度 , 引 导 学 生 尽 可 能 的 手 机 可 靠 的 史 料 , 突 破 时空界限 设 身 处 地 的 理 解 和 感 悟 历 史 上的发生。 2. 在 搜 集 展 示 中 培 养 历 史 叙 述 和 形 成 历 史 认 识 的 能力3.帮助学生从历史 发展进程中汲取 有益的精神财富 养成积极、健康 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4.从历史的角度认 识中国的具体国 情,形成对祖国 和中华民族的认 同感,具有关注 国家命运的情怀 板书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历经磨难——原因和困境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被迫转移 二、绝地反击——遵义会议 背景: 内容:解决...取消了...肯定了...确立了... 意义:三挽救一转折 三、向死而生——胜利 结果:1936年 10月,三军会师 意义:粉碎...保存... 作 业5 分 钟 知识与能力,学有余力者将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 反 思 ( 留 白 ):6 分 钟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蛇口学校中学部
    陈琴 2019-11-12 11:44:0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