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案
执教:麒麟小学刘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感受——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形成科学概念。
3、通过压力计数据的变化间接分析浮力大小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测量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
相关仪器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实验一:亚克力水桶(带刻度),排球。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材料基础上,补充泡沫塑料块、测力计、压力传感计
(电子秤改装)、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引入:物体浮在水面上的状态
师:请同学们往这儿看,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什么?
1、出示亚克力水桶和气排球,让学生猜测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排球是全部浮在水面上吗?这种情况下它受到哪些力?
观察气排球、木块、空瓶子浮在水面的情况,
二、感受浮力
1、如果把排球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浮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呢?我
们来感受一下!
2、轻轻地、慢慢地往下按压,一直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松手浮起,
在这个过程中,请大家仔细体会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记录表一)
3、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排球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排
球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并讲解示意图 2、图 3的受力分析。(当排球静止浮在水面时,它
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并初步让
学生感受到越往水中压、浮力越明显,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
础。)
三、 测量泡沫塑料块浮力:
师:刚才同学们在感受的过程中都提到了越往下按,浮力越大。
那是不是可以这样描述:浮在水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感觉受
到的浮力越大?那咱们的感觉是不是事实呢,还得打上一个“?”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有什么好的方法。
2、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适当出示压力传感计,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
讲解注意的地方(何时归零、重量与重力的换算)。
浮力的计算方法,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压力的道理。(给定材料特定重力
0.5N,再用压力计水平向下压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指定位置,然后读出
压力计数值。把压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
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记录表二)
四、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各小组数据汇总分析压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就越大。
板书设计:
浮力
浮力 1=重力 浮力 2=重力+压力 2 浮力 3=重力+压
力 3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学生活动记录表
班级: 姓名: 组别:
活动一:感受气排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轻轻地、慢慢地往下按下,一直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松
手浮至水面,这个过程中我有如下感觉/体会/猜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一画你的想法:
活动二:探究泡沫塑料块在水中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
项目 小部分浸入水中
(A位置) 小部分浸入水中(B位置) 大部分浸入水中(C位置)
压力大小(牛)
重力大小(牛) __________N
浮力大小(牛)
排开水量(格)
我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