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神丽敏
单      位 : 海滨实验小学深圳…
上传时间 : 2019-12-02 09:00:45
《它们吸水吗》教学设计 (神丽敏).docx(402KB)
  • 浏览 : 6
  • 下载 : 2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它们吸水吗》教学设计 神丽敏 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深圳湾部 邮编:518053 电话:15813731896 电子邮箱:335964906@qq.com 一、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1.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先 提供小魔术,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通过学生的猜想,进行提问研究各种材料 的吸水性,经历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切身体验 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为什么不同。这个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 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2.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情感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 究、分析处理结果,重视调动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成就感,尽可能发挥其 自身潜能,形成愿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 形成追求严谨、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它们吸水吗》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的内容。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知道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 材安排上,在学习材料吸水性之前,已经认识了我们周围的材料的软硬、韧性, 因此学生已有一些知识基础和实验经验。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层层相扣、循序渐 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学生在做材料吸水性的过程中,会认识到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不同,为什么 会这样呢?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提示单,循序渐 进地实验研究,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更容易得出不同纸的结构组成是不一 样的,纤维也不一样,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 学情分析 (1)认知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种强烈的、天生的理解世 界的愿望,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还不 熟悉。 (2)知识基础 学生在前三节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我们周围的材料的软硬、韧性,本节课 重点是探究材料的吸水性和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 / 10 (3)能力层面 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但其自主探究和综 合运用能力还不够强。 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知道吸水性是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 2. 知道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 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片、木片、金属片、塑料片、餐巾纸、打印纸、放大镜、水杯、 木棒、学生实验记录单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环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说明 2 / 10 新 课 引 入 一、 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 小魔术,老师带来了一个纸杯 和一杯水,老师把水倒进杯子, 再把杯子翻过来。咦?水去哪 了呢? 其实呀,老师在杯子底部 放了许多纸团。为什么老师要 选择纸团呢? 这个词用的非常专业啊! 在我们的科学中,吸水性指材 料的渗透能力。 学生猜。 吸水性好 吸水性指材料的渗透能力。 通过魔术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 期待。 提出关键 新词语, 为后继的 实验观察 做好知识 储备。 新 课 教 学 二、 实验探究 1、实验一——不同材料的 滴水实验 (1)动脑思考、做出假设 请同学们往这边看。老师 这边有纸片、木片、金属片、 塑料片,你们猜猜,他们的吸 水性谁最好?给它们排下序好 吗?请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 讨论结果贴上来。(组长上台 贴讨论结果) 你们为什么这样认为?你 们的猜想正确吗?你们说不算, 老师说也不算,我们用实验来 证明好吗? (2)进行实验、验证假设 A.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 确呢? B.设计实验:出示红墨水、滴 管,我们怎么去做这个实验呢? 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小组设 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纸片第一,塑料最差…… 结构不同 好 滴管吸水,然后滴水在材料上, 通过提出 问题、分 析设计实 验、进行 实验、小 组汇报、 得出结论 让学生亲 历探究的 过程,符 合自主构 建理论的 教育方式 让学生充 分实验, 从实验发 现冲突, 自主提出 3 / 10 新 课 教 学 C.教师提示、补充观察、实验 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 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 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 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 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D.播放演示视频。 3、通过实验现象,你们发现 了什么?和你的猜想一样吗? 为什么纸吸水性最好呢? 【板书学生的发言】 实验二——纸的观察 真是如此吗?那我们一起来找 找纸的共同点好吗? 1.寻找打印纸与餐巾纸的共同 点 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纸。 (提供打印纸和餐巾纸供学生 观察) 2.在观察之前,老师将给予 你们一些学习提示,相信对你 们的观察活动有一定的帮助。 (出示学习提示)发给每个小 组一个学习提示单。 3.用各种方法仔细观察打印纸 和餐巾纸,并记录汇报两种纸 观察水滴的变化。 水滴的大小要尽量一致。 材料水平放置。 可吸水的材料:纸、木头 不可吸水的材料:塑料、金属 ①不同的材料吸水性不一样。 ②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 塑料和金属最弱。 ③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 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 有空隙。 不一样/一样 餐巾纸更软,更薄…… 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 进一步探 究的热情。 视频演示 规范实验 操作。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符合学生 的认知特 点,突出 重点,突 破难点。 合作完成 实验,提 高学生的 合作意识 动手操作 能力。 实验记录 单,符合 三年级学 4 / 10 新 课 教 学 的相同点。 3. 学生观察后汇报。 4. 它们的相同点是不是就是 纸的特性呢? 它们叫做纤维。(板书:组成 结构:纤维) 5.我们在这两种纸里都发现了 纤维,那么各种纸的纤维一样 吗? (课件演示显微镜下的纸纤 维。) 我们发现了什么? 7.这是不是就是纸吸水的秘密 呢?回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 探究餐巾纸比打印纸的吸水 能力强的原因 1. 用放大镜观察; 2. 折一折; 3. 撕一撕; 4. 将一个角放入水中,观察现 象; 5. 对它们进行滴水实验,观察 现象; 6. 把它们泡进水中,搅拌,观 察现象; 7. 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在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试试哦。 A.打印纸比餐巾纸更加硬,并 且内部更加密集 B.餐巾纸很软,而且很多小孔; 打印纸孔没有那么大 C.放入水中有很多小细条 是的,这些小细条就是纸的相同 点。这个叫什么呢? 不一样。 生的思维 特点,提 高实验效 率。学生 边实验教 师边指导 提高实验 效率。 借助科学 家的成果 更加形象 更加明显 提高学生 的认知水 平。 通过提出 层次问题 让学生讨 论交流, 锻炼学生 自主学习 5 / 10 物品也像纸一样有吸水的本领, 它们有没有这样的小毛毛呢? (板书:小孔) 8.这些物质都是由纤维构成的, 而且有很多的小孔、缝隙,所 以它们吸水的能力都比较强。 (相关概念:纸是由细小的纤维构 成的,纤维之间结合得不紧密,水 在接触纸以后,由于毛细现象会沿 纤维间的细小缝隙运动,这也是物 体间分子力的主要表现。这种力量 基本不受重力的影响。如果纸的质 地较好,也就是说,纸纤维间结合 的比较紧密,象铜版纸什么的,毛 细现象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塑料和金属这类物质呢? 很棒!所以,材料的吸水性和 什么有关系呢? 三、介绍造纸术 1.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 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 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 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 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 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他 们造纸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 些相关的地方。 2.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3.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 每种纸的纤维组成结构都不一样。 布、毛线有纤维,吸水能力强; 海绵能吸水,因为它有许多小孔。 塑料和金属都不含纤维,表面也 很光滑,内部结构非常紧密,所 以它们不吸水。 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合作交流 共同解决 问题的能 力。 拓展相关 概念,向 学生初步 渗透更深 的知识, 提高学生 的科学储 备。 介绍历史 知识,介 绍发明人 提高学生 的爱国情 怀。 视频播放 造纸术的 过程,形 象直观, 提高学生 的兴趣, 为后面学 生自己制 作一张纸 提供良好 的科学基 6 / 10 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古代造纸术:早在 1800多年 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即使用 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为 原料制成“蔡侯纸”,他也被称 为“纸的父亲”,受到人民群众 的高度赞扬。造纸术的发明对中 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 献。) 纤维 础。 拓 展 延 伸 1.讨论:我们用过的纸还能 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 过的纸? 2.课后我们就把今天实验所 用的纸进行回收利用,自己动 手造一张纸。课本上有如何造 一张纸的详细介绍,大家回去 好好研究研究,同学们一定要 加油哦!神老师等着你们用自 己造的纸给我写信呢! 将所学的 知识运用 到日常生 活,体现 了“从科 学走向社 会”,提 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 小 结 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小 结 简 单 明 了 , 突 出 重 点 , 有 助 于 学 生 强 化 和 消化。 7 / 10 作 业 1.课外收集纸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2.自己造一张纸。 作 业 设 计 既 符 合 课 标 要 求 又 与 其 他 学 科 相 互 渗 透。 八、 教学评价设计 自评 ( 满 分 10 分) 小组评 ( 满 分 10 分) 教师评 ( 满 分 10 分) 科学概念 知道吸水性是材料对水的渗 透能力 知道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 结构有关 过 程 与 方 法 提出猜想,并认真实验、准 确记录观察结果加以验证 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观察 能取得一定的实验结论 积极搜集资料,进行探究调 研活动 情 感态度 价值观 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心得 相互评价 乐于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 生活 勤于思考,积极提问 8 / 10 九、附: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板 书 设 计 第三单元第四节 它们吸水吗 吸水性 组成结构:纤维、小孔 力求简明 扼要,思 路清晰, 突出重点。 9 / 10 有关 学生记录单: 《它们吸水吗》科学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二、纸的共同点研究(刚才的纸、餐巾纸、打印纸) 1.用放大镜观察; 2.折一折; 3.撕一撕; 4.把它们泡进水中,搅拌,观察现象; 5.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试试哦。 我发现,纸的共同点是: 吸水能力强,原因是 10 / 10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王思雨 2020-10-10 19:43:47 下载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王思雨 2020-01-06 09:35:32 下载
  • 海滨实验小学深圳湾部
    神丽敏 2019-12-02 09:00:4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