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 知识与技能: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
冷缩。
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b.过程与方法:
设计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c.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a. 小组准备:装有红墨水,酱油,白醋的实验装置,热水壶,
2个 500毫升的杯子,秒表,吸水毛巾,实验记录单
b.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微视频的录制、自动绘图的 excel表格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两杯 200毫升的自来水,一
杯放入 100℃的热水里,一杯放
入 10℃的冷水里,这时候杯子里
的水可能发生什么变化,能不能预
测一下?
将两杯水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
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猜测,观察,思
考
暴露学生前概念,
引发认知冲突,引导
学生思考实验“失
败”背后的原因
实验改进:
组织、引导学生的实验设计活
动,适当点评
学生自主设计、
改进实验,并分
享改进思路
培养学生自主设
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改进效果检测:
1、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功能特点
2、实验演示微视频
3、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
验液体
分组实验
确定改进思路,
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多种生活中常见液体
的自主选择和检验
结果与分析:
组织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归纳
实验结论
分享实验结果,
归纳实验结论
分享实验结果,
提倡现象、数据、图
表的结合分析,多角
度解读,给高年级学
生渗透“量化”和
“数形结合”的基本
思想。鼓励实验过程
中的其他有意义的发
现。
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液体的热
胀冷缩现象
分享生活中液体
的热胀冷缩现象
知识学习的重要
目的在于应用,培养
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
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意
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受热,液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遇冷,液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热胀
冷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