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徐鹍
单      位 :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
上传时间 : 2019-12-24 10:00:34
_教学简案.docx(38.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及假说演绎法” 教学简案 深圳市育才中学 徐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自由组合定律。 (2)了解假说演绎法的过程。 (3) 学会运用遗传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 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了解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研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了解了分离定律的发现 过程。通过一个游戏,我们一起回顾一些学过的概念。在探索分离定律时,孟 德尔使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请大家根据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将研究 方法与研究实例连接起来。 通过萧伯纳和女舞蹈家的故事,引入相对性状的遗传可以自由组合。如何 让亲本的性状重新组合?孟德尔发现并总结出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遗 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但是生物性状众多,不同性状之间是如何 遗传的?是否会相互干扰?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孟德尔的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 问题驱动 任务 1:根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讨论并填空。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和 。 我即教育,众胥人才 2、对每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发现F2中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的比例约 ,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的比例约 ,都遵 循 定律。 3、F2中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例接近 。 任务 2:分析和统计 1、F2中有几种表现型?比例是多少? 2、F2中有几种遗传因子的组成? 3、F2中新的性状组合是什么?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是什么? 任务 3:尝试用遗传图解解释两对性状的测交实验。(控制豌豆颜色的遗 传因子用Y、y表示,控制粒型的遗传因子用R、r表示)。 3.巩固练习 1、现有两对相对性状纯和品系豌豆进行杂交,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F1均 表现为黄色圆粒豌豆,F2中的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是 A.3/8 B.5/8 C. 3/8或 5/8 D.无法确定 2、水稻某些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 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机率是 A.0 B.25% C.50% D.75% 3、某个体与基因型 aabb的个体交配,共产生了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比例为 1∶1∶1∶1。该个体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4、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 A.显性纯合子 B.隐性纯合子 C.杂合子 D.不能判断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发现历程,了解假 说演绎法的过程,学会对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 五、板书设计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及假说演绎法 一、假说-演绎法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
    徐鹍 2019-12-24 10:00:3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