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蓝染》教学设计
南山区桃源小学 张文
一、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折叠方法,浸染、点染方法。
二、教学难点:能够掌握折叠方法与印染方法所形成的图案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素养目标:感受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手工印染——蓝染,产生传
承与尝试蓝染的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感知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蓝染,感受
蓝白之美;在想象创作中,有效的利用折叠、染色的方法,培养创
造力;了解蓝染与生活应用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目的
导
入
1.欣赏视频,通过视频发
现蓝染艺术。
2.蓝染小魔术——揭示课
题《“白”变蓝染》
观看 通过魔术,切
入主题,引发学生
共鸣,激发兴趣。
展
开
1.(1)欣赏蓝染视频,初
步感受蓝染。提问:同学
们知道什么是蓝染吗?
(2)讲述蓝染色彩的
由来。
学生倾听、
思考
通过视频让学生
感受蓝染作品,引
导学生去思考,去
探索蓝染的颜色与
图案。
2.播放蓝染微课堂,提问
学生传统制作的四种方法。
欣赏观看。 通过微课堂了解蓝
染的基本工艺。
3. 欣赏感受蓝染作品的
艺术性、艺术风格,
分别制作工艺。
感受、体验 通过欣赏与教
师讲解,感受蓝染
的艺术性,师生互
动,共同探索蓝染
图案的百变性。
4.回忆小魔术,让学生感
知如何有趣、简单的探索
蓝染艺术。
回忆、思考
魔术过程
学生亲眼所见、
亲身体会,寻求简
单方法更为直接的
去探索蓝染艺术。
5.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折叠
方法、印染方法。示范并
强调重点及注意事项。
学生互动、
教师讲解
通过示范启发
学生思维,提高设
计制作能力。
6.合作创作:利用折叠、
印染方法设计制作。要求:
染色要透、图案美观、折
叠方式丰富多变。
学生创作 通过想像创作,
灵活运用折叠,印
染的方法进行有效
创作。
7.作业展示、点评。 展示、互动 根据折叠、印染方
法进行评价,再次
强调本节课重点知
识。
拓
展
我们的蓝染作品有什么用
途?
思考、展示 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培养学生艺术创造
力与表现能力。
结
束
蓝染是中国传统的民
间手工艺术,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升
华到保护传统文化。
互动、展示、
共鸣
让学生感受传统
文化之美,感受民
间手工艺,不仅仅
局限于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