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府小学语文电子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
课题: 11《葡萄沟》 类型: 精读课
课时: 2-1 授课者: 杨爱平
教学
目标
1. 1.会认“沟”等 11 个字,会写“吾”等 1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能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
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 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2. 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
准备
1.《葡萄沟》ppt。
2.配套光盘。
教学
环节
学案(学生) 导案(教师)
一、播放音乐熏染气氛,谈话导入课
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这
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 (板书:
葡萄沟)
2.出示生字“沟”,与形近字“钩”
区别认记。
3.书写“沟”字。
二、自主初读。
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
字音。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
分开 (dīng)钉子
( hào ) 好 客 ( gān ) 葡 萄 干
(fèn)水分 (dìng)钉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是个怎样的地
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
书自由朗读吧!
2.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1)回答“葡萄沟在哪?”(在新
疆吐鲁番)课件地图展示地图,学生
一次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明确
三者关系。生字卡片认记“新疆”、
“吐鲁番”、“葡萄沟”。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教师相机板书:是个好地方。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播放音乐熏染气氛,谈话导入课
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这
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 (板书:
葡萄沟)
2.出示生字“沟”,与形近字“钩”
区别认记。
3.书写“沟”字。
二、自主初读。
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
字音。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
分开 (dīng)钉子
( hào ) 好 客 ( gān ) 葡 萄 干
(fèn)水分 (dìng)钉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是个怎样的地
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
书自由朗读吧!
2.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1)回答“葡萄沟在哪?”(在新
疆吐鲁番)课件地图展示地图,学生
一次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明确
三者关系。生字卡片认记“新疆”、
“吐鲁番”、“葡萄沟”。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教师相机板书:是个好地方。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
们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一段。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你
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这里都出产那些水果呢?(课
件出示图片“杏子”、 “香梨”、
“蜜桃”、 “沙果”)
(3)结合图片认记“蜜”、“杏”。
形近字对比识字“蜜”、“密”。
“蜜”、 “密” 书写指导:第一笔
“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
间的“必”
字尽量写边,一撇不能漏掉。
(4)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种水果,
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让学生明白葡
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
让人喜欢。)
(5)怎样读这段才能表达出人们对
葡萄沟的喜爱?
指导朗读:五月有杏子,七月有香梨、
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
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6)学生互读互评。
(7)小结:葡萄沟出产许多水果,
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所以说葡萄沟
是个好地方。(学生说)
2.学习第二段。
师:让我们去看看秋天这里的葡萄园
是什么样的吧!(放录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
道了什么?
b、小组读句合议。“你觉得哪句最美,
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
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
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
悟:
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相机
板书;多、美)
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
们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一段。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你
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这里都出产那些水果呢?(课
件出示图片“杏子”、 “香梨”、
“蜜桃”、 “沙果”)
(3)结合图片认记“蜜”、“杏”。
形近字对比识字“蜜”、“密”。
“蜜”、 “密” 书写指导:第一笔
“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
间的“必”
字尽量写边,一撇不能漏掉。
(4)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种水果,
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让学生明白葡
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
让人喜欢。)
(5)怎样读这段才能表达出人们对
葡萄沟的喜爱?
指导朗读:五月有杏子,七月有香梨
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
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6)学生互读互评。
(7)小结:葡萄沟出产许多水果,
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所以说葡萄沟
是个好地方。(学生说)
2.学习第二段。
师:让我们去看看秋天这里的葡萄园
是什么样的吧!(放录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
道了什么?
b、小组读句合议。“你觉得哪句最美,
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
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
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
悟:
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相机
板书;多、美)
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
“五颜六色”?(进一步体会葡萄的
可爱,
并感知在读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语调
要抑扬顿挫)
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
葡萄沟那又大有美的葡萄,难怪人们
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师范读: “要是你这时候到葡
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
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a 出示维吾尔族老乡的图片,结合认
字“维”、“吾”。
b 抓住“最甜”、“吃个够”指导朗
读。(教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
客)
c 认记“够”,注意发现与“沟”同
音。
(2)看图训练口语。
图 2 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
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
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你若是这位客人,又会怎样说呢?
小结: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啊,让老
师忍不住想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五颜六色”?(进一步体会葡萄的
可爱,
并感知在读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语调
要抑扬顿挫)
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
葡萄沟那又大有美的葡萄,难怪人们
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师范读: “要是你这时候到葡
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
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a 出示维吾尔族老乡的图片,结合认
字“维”、“吾”。
b 抓住“最甜”、“吃个够”指导朗
读。(教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
客)
c 认记“够”,注意发现与“沟”同
音。
(2)看图训练口语。
图 2 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
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
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你若是这位客人,又会怎样说呢?
小结: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啊,让老
师忍不住想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板书
设计
11 葡萄沟
份 坡 枝 起 客 老 收 城 市 利
教学
后记
本课字词教学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不仅结合课文、图片认识了“新
疆”、“吐鲁番”、“葡萄沟”等地名,还还重点识记生字和理解词语。比如在
解释课题的时候教学了“沟”字,并且让学生回忆与什么字相像,大家异口
同声的说道“钩”,随后结合偏旁联想的方法进行两个字对比区分,加深印
象。又如理解“五光十色”这个词的时候,采用选词填空的方式借助“五颜六
色”来理解区分“五光十色”,孩子们理解的很到位,体会到“五光十色”
不仅颜色多而且有光泽,如同葡萄沟的葡萄那么的晶莹透亮,紧接着又让学
生用“五光十色”进行造句,理解并运用。
华府小学语文电子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
课题: 11《葡萄沟》 类型: 精读课
课时: 2-2 授课者: 杨爱平
教学
目标
1. 1.会认“沟”等 11 个字,会写“吾”等 1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能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
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 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2. 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
准备
1.《葡萄沟》ppt。
2.配套光盘。
教学
环节
学案(学生) 导案(教师)
一、学习第三段
(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瞧,葡萄
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
帮老乡想想办法。
(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葡
萄干的制作过程。
(3)认记“碉堡”。
a 学生自主认记。
一、学习第三段
(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瞧,葡萄
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
帮老乡想想办法。
(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葡
萄干的制作过程。
(3)认记“碉堡”。
a 学生自主认记。
b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记忆。
(1)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
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2)另指一名学生排列葡萄干的制
作顺序。 (a 运到阴房;b 挂在架上;
c 蒸发水分;d 制成葡萄干)
尝尝葡萄干,说说葡萄干的特点。
(相机板书:色鲜、味甜)
看了刚才维吾尔族小朋友的表演,让
我们更加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激发感情再读该段。
二、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
萄沟有了那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
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教师板书:真)
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实践活动,赞美家乡。
1.师: “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
们家乡出产的 也很有名,你们能夸
夸家乡的特产吗?”
(小组交流课前个人收集的有关家乡
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2.课堂练习。
(1)原文填空积累好词好句。 (完
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完成拓展练习题,仿照上题形
式写一句话。(先说后写)
3.评价作业,小结。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同偏旁:
搭—摘
同结构:
上下结构——吾、季、留、杏;
左右结构——坡、搭、摘、钉、够。
2.重点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
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左右
并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
“古”。
五、复习巩固
b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记忆。
(1)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
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2)另指一名学生排列葡萄干的制
作顺序。 (a 运到阴房;b 挂在架上;
c 蒸发水分;d 制成葡萄干)
尝尝葡萄干,说说葡萄干的特点。
(相机板书:色鲜、味甜)
看了刚才维吾尔族小朋友的表演,让
我们更加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激发感情再读该段。
二、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
萄沟有了那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
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教师板书:真)
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实践活动,赞美家乡。
1.师: “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
们家乡出产的 也很有名,你们能夸
夸家乡的特产吗?”
(小组交流课前个人收集的有关家乡
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2.课堂练习。
(1)原文填空积累好词好句。 (完
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2)完成拓展练习题,仿照上题形
式写一句话。(先说后写)
3.评价作业,小结。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同偏旁:
搭—摘
同结构:
上下结构——吾、季、留、杏;
左右结构——坡、搭、摘、钉、够。
2.重点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
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左右
并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
“古”。
五、复习巩固
1.猜字谜巩固生字。
(1)多一句。(够)
(2)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2.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
3.多音字填空练习。
4.听写词语,巩固写字。
1.猜字谜巩固生字。
(1)多一句。(够)
(2)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2.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
3.多音字填空练习。
4.听写词语,巩固写字。
板书
设计
11 葡萄沟
葡 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 味甜 是个好地方
人 热情好客
教学
后记
这堂课让我和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到美丽的葡萄沟去游览了一番,一堂课
下来我们都心情愉悦,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不愿离去,围绕在我的身边跟
我讲述着葡萄沟那个好地方。当然,这堂课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老师
的反馈语,反馈语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很好的激趣效果,整个课堂是那么和
谐,老师和学生是那么融洽。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