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8
第 1课
时
第 2课
时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
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
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
永济市。楼体壮观,结
构奇巧,周围风景秀丽
。
第 1课
时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初读古诗
白日 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
欲穷 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 /
/ /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 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
、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如:依靠、依
偎……太阳是怎样依着群山慢慢下沉的?
靠
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
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消失、完
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谁能把这种景象完整地说出来?
傍晚的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
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
你想象中的黄河是怎样的?
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
想
看完、看尽
“ 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
“目”就是——眼睛,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
的地方。
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的所想
只有站得 ____ ,才能看得
____ 。
通过这样的体验我们知道了:
高 远
白日 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
欲穷 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 /
/ /
感情朗读,配乐诵读。
书写指导
登
鹳
雀
楼
所见
所想
黄河
落日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壮阔,雄浑
积极
进取
融情于
景
寓理于
事
板书设计
第 2课
时
上节课,我们随诗人王之涣登
上鹳雀楼,眺望黄河美景,这节课
,诗人李白会让我们欣赏哪里的景
色呢? 庐山瀑布
点击画面播放视
频
庐山美景
《望庐山瀑
布》 [ 唐 ] 李白
看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初读古诗
1. 大声朗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
2. 多读几遍,读顺诗句。
瀑布( pù bù ) 香炉
( lú )
紫烟( yān ) 遥
( yáo )看
挂前川( chuān ) 怀疑
( yí )
银河 落九天
我会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 瀑布 挂前
川。
飞流 直下 三千尺 , 疑是 银河 落九
天。
/ / / /
/ / / /
美丽、壮观、迷人……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你读懂了什么
?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读懂了瀑布的位置,好像“挂”在山上。
读懂了李白游览庐山时的天气是晴天
。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庐山香炉峰
为什么会“生紫烟”呢
?
因为庐山太阳高照,阳光照在
香炉峰上,阳光透过水汽形成峰顶
云雾,弥漫缭绕,好像香炉峰生成
的紫色烟雾,所以李白写“生紫
烟”。一个“生”字把水汽上升的
景象写活了。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从远处看
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带子从悬崖直挂到山前。
“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小结:这两句写了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
景象。
如果你来到庐山山脚抬头
仰望瀑布,你会想到什么?
仿佛看见珍珠串成的帘子挂在山前。
仿佛看见瀑布闪着银光,从高高的山直泻
下来。
仿佛看见青山中闪着银光的带子。
……
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看到如
此壮观、雄奇、美丽的瀑布,被
它深深吸引住了。他想到了什么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自由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遇到难
懂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借助插图猜一
猜意思。“ 飞流直下”写了山高水流得很急很急
,像在飞一样……
“ 三千尺”是指瀑布很长……
诗人说瀑布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
了,其实是……
诗人看见瀑布从很高的山峰直泻
下来,以为是银河掉下来了。
庐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
没有 夸张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
就是一幅美丽的画。画中有高高的香
炉峰,有银河一样的瀑布飞流直下,
多么令人震撼!多么雄伟壮观!
瀑 布 香 炉 紫 烟
遥 望 挂 前 川
读本课生字
我会读
pù bù xiānɡ lú zǐ yān
yáo wànɡ ɡuà qián chuān
上下结构,上面“昭”窄
、大,下面“灬”宽、扁。
不要写成“日”字旁。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火”最后一笔是
“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扌”第三笔是“ ”。
右边两个“土”。
独体字。三笔分立,
间距相等,第二笔竖
在竖中线上。
望
庐
山
瀑
布
远看
联想
雄伟壮
丽
落日
银河落九天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