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廖永辉
单      位 : 东湾小学
上传时间 : 2020-10-28 14:32:44
廖永辉 教案.docx(29.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16 麻雀 课题 麻雀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嗅、奈、”等 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 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 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 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 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 分钟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 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 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 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 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 示 2) 【设计意图:设计这 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 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 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课件出示 3)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 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 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 4) 第一部分(第 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 “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 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 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 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 走开了。   其中第 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 4、5、6 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 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 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 知文本的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段意, 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 课文。】 示 5)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 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 搏、庞、量、愣” (课件出示 6)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 “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 分钟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 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 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 钟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2.认读词语。 嘶哑 拯救 挓挲 奈何 嗅到(课件出示 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 篇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 节让学生巩固所学知 识,加深印象。】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 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 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 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课件出示 9)(多 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 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 “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 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 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 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 “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 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设计意图:扣紧语 言文字指导阅读,对 学生理解运用语言都 是必要的,同时受到 情感的熏陶,体现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 合。】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 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课件出示 10)默读第 4 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 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 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 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 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板书:救)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 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 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 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 样理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 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 11)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 飞下来?(板书:斗) (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 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 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 回答得充分、具体。(板书: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 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 【设计意图:通过引 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 解课文内容,感受大 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体会作者的心情,受 到感染和熏陶,自然 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 文本当中,实现了与 文本的深层次的对 话。】 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课件出示 12)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 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 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 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 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 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课件出示 13)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分 钟 四、拓展作业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 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设计意图:小练笔 使学生在写中加深理 解,激发情思,提高 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 意的能力。】 板书 内容 麻雀      小麻雀           救      吃          老麻雀 强大的爱  斗 猎狗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东湾小学
    廖永辉 2020-10-28 14:32: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