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许砚竑
单      位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
上传时间 : 2021-04-07 15:16:12
《圆周率的历史》教学设计.docx(16.5KB)
  • 浏览 : 4
  • 下载 : 1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圆周率的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12~13页“圆周率的历史” 【教材分析】 “圆周率的历史”是在学生通过多种探索活动认识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引出圆周率之后提供的数学阅读课。目的是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了解人类 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领略在对圆周率的探索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方法,感受数学 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打开一扇窥视数学文化发展史的窗户。同时结合刘 徽、祖冲之等数学家研究圆周率取得的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经历了圆的周长公式探究过程,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个固定 的数,也就是圆周率。通过课前调查得知,学生基本都听说过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成就, 个别学生知道刘徽,但是对圆周率的熟悉程度只停留在公式计算,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了 解。 【学习目标】 1.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了解圆周率历史上 相关知识以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和研究方法。 2.通过搜集圆周率的相关资料培养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交流体验中,提高阅读 理解能力。 3.了解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渗透极限思想,认识圆周率精确位数的现代价值等。 4.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动画、音频。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类研究圆及圆周率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节日 课件展示:(10月 1日) 师:看到这个日子,你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10月 1日的确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全世界学数学的人来说,我们还有一个 共同的节日(课件展示:3月 14日),谁知道这个节日是庆祝什么的? (学生可能会猜测到这和圆周率有关) 师:3月 14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诞辰,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 霍金逝世的日子。而全球各地的大学数学系在这一天下午 1时 59分或者 3时 9分甚至精 确到 26秒,举行派对(课件随之展示圆周率接下来几位数)庆祝圆周率 π。庆祝的方式有 很多,比如吃派,喝一种名字中含有“pi”的鸡尾酒,玩和“pi”发音相近的彩罐游戏,观 看电影与 π有关的电影(《死亡密码 π》1998年讲述一个偏执数学家故事的电影)等等。 π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圆周率的历史。 二、阅读分享 1.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同桌交流: (1)谈收获; (2)谈困惑(有困难、难理解的内容)。 2.班级展示交流的内容,教师适时进行课件演示,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学会分 析问题、提出问题: “径一而周三”什么意思?这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板书:测量) 许多实际困难限制了测量的精确度,人类又想到了什么办法?(板书:几何) 什么叫“约率”?什么叫“密率”? 用正多边形逼近圆的方法,边数越多计算量就越大,怎么办?(板书:其他) 三、收集整理 师:课前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人类圆及圆周率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收集的 资料和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分小组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一个圆周率时间表。 班级展示。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收获,适时板书。 四、π的今生 师:人类探究圆周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圆周率的小数位数每前进一位,都要付出几 代人的努力,到今天仍未结束。比方说在计算机领域,人们把圆周率用作检验计算机性能 的标杆,每当人们要对比计算机性能时,只要通过计算圆周率就可以得出结论!此外,在 密码学领域,圆周率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鼻祖,事实证明,利用圆周率的数字来加密,其安 全系数是非常高的!对 π的情结,不仅仅是理工男的专属,文学家也抵挡不住 π的诱惑, 一不小心就独创了一个新的文体——“π体”。比如迈克·基斯(Mike Keith)所写的诗 《Cadaeic Cadenza》,开头就是:One/A poem/A raven,每个单词的字母数就是 3、1、4、1、5,刚好与 π的近似值 3.1415符合,全诗近 4000个单词,都是这样的形 式写的。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歌《Song from π》,愿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时感受到数学的 美好(播放音乐)。 【板书设计】 圆周率的历史 测量 约公元前三世纪初 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约公元前二世纪 《周髀算经》 周三而径一 几何 公元前三世纪 阿基米德 《圆的度量》 夹 逼 法 : 正 96 边 形 : 223/71<π<22/7 263年 刘徽 《九章算术注》 割圆术:正 192边形:3.14 480年 祖冲之 缀术:3.1415926…… 其他 十 八 世 纪 (1777) 布丰 概率: …… …… ……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 许砚竑) 附: 个人简介:许砚竑 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曾在获第十二届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展 示活动的教学研讨和现场答辩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联系方式:13480799882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
    张孛彦 2021-04-28 22:11:28 下载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许砚竑 2021-04-07 15:16:1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