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 水结冰了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当环境温度低于 0 ℃ ,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
成了固体状态。
2.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 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 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 教学重点 】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教学难点 】 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 教学准备 】 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 1 个、冰块 1
杯、试管 1 支、 8 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
【 教学过程 】
一、冰的观察
1. 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
2. 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
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
板书:水结冰了
3.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 P48 的维恩图中,
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
4. 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 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
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等。 )
5. 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
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
6. 学生比较后汇报。( 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
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
明的 )
7. 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
水是液体,那么冰呢?
(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1 )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
( 2 )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 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
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2. 指导学生阅读书 P49 ,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
( 预设:( 1 )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
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 )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
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 )在
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
温。( 4 )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
3. 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 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
么使水的状态 发生了变化?
(预设:水在 0 ℃ 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5. 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
(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 0 ℃时,使水的状态发
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三、拓展
1.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水(液态) 冰(固态)
2.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