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这些事 我来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些事我来做》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第
二课,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 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
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本单元的主题是“为父母分担”,教材安排了三个板块“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
些事我来做”“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因此,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主动为父母承担力
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在劳动中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为家人奉献力量,
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
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
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
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但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参
与家务劳动的机会较少,劳动观念薄弱,没有形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意识,
或缺少料理自己生活的方法和能力,加之大部分家长不太重视子女的劳动教育,许
多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人包办子女劳动的现象,因此本课的教学不仅要攻克
“学生关”,也要攻克“家长关”。试教班级学生家庭普遍较优越,家务事对他们而
言并不陌生,但往往未能将家务事与自身好处联系起来,总认为是在帮助父母做,
会做简单家务但做得并不好也不多,不够积极主动,因此本课将引导学生从内心情
感层面形成主动做家务的态度,并落实到实践中。
3、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以及独立意识,懂得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
我们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并能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主
动承担家务。
2.行为与习惯:养成积极主动做家务的好习惯。
3.知识与能力:了解做家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做家务不仅能够减轻大
人的负担,而且在动手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有许多收获,从而能够自觉选择
承担家务,主动参与家务劳动,提高独立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家务擂台赛、阅读感悟、小讨论、学习交流会等活
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承担家务活的积极性。
4、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到做家务是为家庭服务,是为父母减轻负担。同时,在做家
务的过程中,还能够有许多的收获,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做家务的习
惯。
2. 教学难点: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摒弃自己不想做和家长不让做家务的思
想,能够自觉选择承担家务。
五、教法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活动与探究法。
六、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学生做家务的照片或视频。
2.家务擂台赛奖励贴纸若干。
3.制作“家务小能手”课前采访任务单。
七、课时安排
本课为第一课时,上课内容可在一节课内教授完毕。
八、教学过程
(1)、活动一——我是家庭小成员
1我来比划你来猜(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里面一般有哪些家务事吗?通过我来比划你来猜
的游戏考验一下大家。
猜猜卡动作:擦桌子、扫地、拖地、炒菜、洗衣服、叠衣服、扔垃圾、摆碗筷等。
师: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必须从事的劳动称之为家务活,认真观察的同学们都
猜对了。
师:除了这些常规的家务活,由于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所做的家务也不太相
同。喂羊、放牛、挑水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但这些也属于家务活动。
2我是家庭小成员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家务活都是谁在做?
生:大部分是爸爸妈妈在做。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也知道父母是非常辛苦的,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努
力,为生活奔波,为我们操心,那作为家庭的小主人,我们除了管好自己,少给父
母添麻烦之外,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什么呢?
生:我们在家里面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他们的负担。
(预设)
师:主动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妈妈就能轻松一些,作为家庭
的小主人,我们理应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减轻家长的负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谈谈家务活方面的话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并激活学生生活经
验、基于学情展开教学,将话题聚焦到“做家务”,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活动二——家务擂台大比拼
1寻找家务小能手
师:很多同学平时都在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有的也已成了家务小能手。刚刚猜一
猜游戏中的家务你都会做吗?你平时做过哪些家务呢?来分享一下吧。
生 1:我经常整理自己的房间,这样我的房间既干净又整洁,走进去感觉非常舒
服。(预设)
生 2:我经常帮妈妈浇花,在养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一些花的习性,知道哪些
花要多浇水,哪些花要少浇水?哪些花要多晒太阳,哪些花要少晒太阳?(预设)
师:展示课前收集的本班学生做家务照片合集。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发现同学们会做的家务活真不少,下面,我们就
来举办一个家务擂台赛,请大家都来露一手。
2家务能力大测验
播放家务教学视频
(1)家务擂台赛项目:择菜、缝扣子、叠衣服比赛。
(2)出示规则:四人小组进行,推荐获得小组第一名的同学参加决赛。
组织学生对比赛冠军进行赛后小采访,请获胜小组交流情况,让学生感受身边
的做家务的小能手。
预设采访内容:
(1)你什么时候开始这项家务的?你为什么会学做这项家务?
(2)你为什么能把这项家务做得又快又好呢?你在生活中一直坚持做这项家务活
吗?
(3)你赢得比赛后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也来说一说、画一画,总结一下自己会的家务技能。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小擂台形式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先进行四
人小组比赛,再选出代表参加全班的比赛,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实践
后以采访交流明确做家务的意义和带来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做家务的意愿和
积极性。)
(四)、活动三——家务劳动好处多
1头脑大风暴
师: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不能负担,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还会有许
多收获。
小组交流,回忆并总结自己在做家务过程中的收获。
预设:
(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
(2)为父母分担,有助于体会家庭责任;
(3)增长了智慧、增加了本领、增强了自信;
(4)有助于提高生活技能
……
出示教材 P33 知识窗并板书:家务劳动好处多。
2家务收获分分类
师:请你给做家务的收获分分类
学技能 学做人 学知识 ······
扫地 体贴他人 垃圾分类
洗衣服 有责任心 花的习性
刷碗 勇于承担 用电常识
······ ······ ······
视频:《20年调查数据,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
师: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的负担,还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到不少收获,是我们
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活动四——力所能及主动做
1夏丛艳日记
师:作为家中的一分子,我们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很多人愿意这样做,比如夏丛艳同学。
思考:读了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你能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生:夏从艳是个十分勤劳的孩子,煮饭、喂牛、洗衣服等家务活都十分擅长,并
主动承担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要向她学习,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
轻父母的负担。(预设)
师:作为家中的小成员,我们应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板书:力所能及主动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其精神品质)
2不愿主动做家务
师:不过,还有很多同学不愿意主动承担家务,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做法。
(1)妈妈,快帮我洗校服吧,下周一还要穿呢!
(2)妈妈帮我叠被子吧,我急着要去上学呢!
(3)爸爸,快把桌子擦一擦,我要开始写作业了。
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孩子可爱吗?为什么?自己平时有没有像他们一
样?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行为,我们今后该怎么做?
生: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行为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家务事是父母的事,这样
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应该自己来做。(预设)
师:还有同学认为他们不做家务不是因为不想做,来看看他们的理由(课本第
35页)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1)每天回家都要看书、写作业,没时间做家务。
(2)我家都是爸爸妈妈和钟点工阿姨做家务,根本不需要我做。
(3)天天干活,太累了!
(4)这些家务活有什么干头?还不如出去踢球呢!
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就这些观点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组织全班交流。
师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觉得我们应力所能及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老师为你
们点赞!
案例分享:“东方神童”魏永康
师:培养自己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更多本领,提
高各项能力,未来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3家务榜样夸一夸
师:相比之下,你更愿意做哪种人?
生:做家务的人(预设)
师:其实,像夏丛艳这样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并且做得非常出色的人非常
多,在我们班上就有很多同学,家务活做得非常出色的。下面我们就来夸一夸我们身
边的这些家务小能手。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身边的家务小能手,夸一夸他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
学习。
(6)、活动五——家务劳动伴成长
1守则、指导纲要
《中小学守则》第三条:勤劳笃行乐奉献。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20年 7月 7日,教育部印发实施。
自己事自发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2名言名句
(1)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 ——陶行知
(2)“艰苦劳动的果实,是所有欢乐中最甜美的。”——沃夫纳格
(3)“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
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
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
(七)、总结延伸
1课堂小结:
亲子劳动重过程,良好习惯培养成;
磨炼意志强自信,提高能力有技能;
手脑并用长智力,理解父母我能行;
热爱家庭担责任,幸福生活伴我行。
师:学习和家务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情,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掌
握知识,做家务能够让我们学会独立,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兼顾学习,也要勇于承担家务。同学们,我们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干家务是
我们应尽的义务,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2课后拓展:
小组合作调查本班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并采访同学们在家务劳动中的
“喜”与“忧”,将你了解到的做家务烦恼放进“烦恼袋”,下节课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调查了解班级中学生做家务的整体情况,并探讨部分学生平时不
承担家务劳动的原因和遇到的烦恼,以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好铺垫。)
9、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讲述了爸爸妈妈在家中辛劳的故事,感受到了他们
的付出和不易,引导学生将其对父母的感恩落实到行动中并承担起家务劳动的责任
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以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家务劳动导入,并采取我来比
划你来猜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已具备
一定的劳动技能,因此课堂上不再安排时间让孩子学习技能。本着活动性、生活性、实
践性的教学原则我设置了叠衣服、缝扣子、择菜的擂台赛,让孩子们来展示自己学到
的家务技能,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依据已有生活经验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发现
和提出问题,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每
个孩子的劳动技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氛围中再次得到了巩固和提升,提升主动
做家务的积极性。此外,在夏丛艳与不愿做家务同学的对比中找出学生中的榜样,让
同学们认识到他们身上的可爱可敬之处,号召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引导学生做出
正确的选择,让学生明白作为家中的小成员应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替家长分
担。我力求跳出教材看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中小学守则》、《大中小学劳动
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等对劳动教育的强调,实现教学内容的拓
展延伸。本课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内心情感层面认识到做家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进而反思自我并针对性的改进,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做到知行统一,形成主动承担
家务劳动的责任意识,提高家务劳动能力,实现社会性发展。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