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体育组杨丹华,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立定
跳远,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是说教材,本节课是选自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中的跳跃教材,水平一的跳跃教材是由
一些简单的各种不同方式的跳跃动作和游戏组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不过分强调
专业性,其中的立定跳远教材是一项传统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
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对体育活动有
着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喜欢学习新的运动技能,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但是容易
分散,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有所练习,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
对跳跃有了一定的认识,二年级的学生骨骼发育不完善,在练习过程中强度不宜过大,针
对以上对于教材和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知道立定跳远的名称,知道双脚同起同落的屈膝缓冲的动作
要领。
二,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大部分同学能够上下肢配合协调地完成动作练习。
三,情感目标: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发展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通过以上对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双脚同时用力
蹬地,屈膝缓冲,教学难点为:上下肢配合协调的完成动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基于寓练练于
趣,寓导于行,寓练于思的教学理念,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
练习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讲解示范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采用
口诀教学法辅助学生加强对动作技术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比赛教学法帮助学生改进动作技
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下面我来说说我本节课
中最重要的教学过程部分。
本节课教学过程以创设一个穿越时空冒险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推进。
首先在开始部分,我通过一个猜谜语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报数,安排见习生,
检查服装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课堂常规,在准备部分,我先带领学生做动物模仿操,动物
模仿操中,我精心加入了立定跳远的预摆,展髋,收腹动作,立在保证其热身效果的基础
上,也为本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随后,我带领学生热身跑,创设穿越时空去魔法森林冒险的情境。同学们沿途遇到了凶恶
的大老虎,通过模仿兔子跳袋鼠跳和青蛙跳来伪装成大老虎的朋友,从而躲避危险。通过
第三人称视角发出代替老虎家族参加立定跳远比赛的邀请,来导出我本节课的内容,立定
跳远。
接下来进入到我的新授课环节,我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学习分成三步走,第一步,学习
双脚同起同落,屈膝缓冲动作技术,第二步:学习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跳,第三步:上下肢协
调配合,进行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练习。
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练习成效。我引导学生进入到小青蛙跳
荷叶的情境游戏中来练习双脚同起同落,屈膝缓冲动作,学生二人一组,依次跳过呼啦圈
通过趣味口诀“双脚起跳落地轻巧,别把老虎吵醒了,“来加强学生对该动作技术的理解
与掌握。然后再通过创设小青蛙肚子饿了,跳过荷叶跳过山坡去捉害虫比赛的游戏情境,
来引导学生练习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跳的技术动作,学生二人一组,依次跳过呼啦圈和小书
包完成接力比赛,通过趣味口诀"弹弹弹,弹簧人"来加强学生对该动作的理解与掌握。
接下来,进入到本节课的难点突破环节,我创设小青蛙即将去大池塘参加立定跳远比赛
的情境,通过向学生发出挑战,“哪位小青蛙愿意和青蛙妈妈比一比谁跳得远?"通过正确
的立定跳远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妈妈为什么跳得远?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跳远动
作有哪些不一样?怎样才能跳得更远?等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立定跳远
的动作要领,接下来,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向同伴发起挑战等活动来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了合理控制运动强度,保证练习成效,我对学生提出
了自主练习不少于十次,至少向七位同伴发起挑战的活动要求。同时我给每位同学准备了
一条小红带,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每跳一次,便将小红带贴在脚跟落垫处,这样不仅能及
时进行直观性的教学评价,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最后,进入到立定跳远接力比赛环节,我创设小青蛙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将学生
平均分成八组,每组五名同学,通过判断小红带的远近决出比赛获胜组。
接下来进入到本次课课课练环节,我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在结束部分,
我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动物瑜伽操放松,然后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最后借由小书
包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教会学生计算合适的书包重量。呼吁学生重视书包重量,保护脊柱
健康。
本节课练习密度为 70%加减 5%,平均心率是 140,同学们都能够心情愉悦地参与到
本次课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够上下肢配合协调地完成动作练习,我的说课到此结
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