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
课题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
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材分析:
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 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体会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教具 课件
学具 长方形(附件 2)、正方形(附件 2)、小方块、方格纸、剪刀、记号笔(2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5min)
师: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谁是成语大王”,请用“积___成___”组成一个成语。(板书:积__
_成___)
生: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积病成疾......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成语可真多,老师要给你们点赞!
师:上周老师在学校的校本课上看到了非常有好玩的一幕,请看,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生:织布
师: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织布的过程,老师从网上找了一个织布的视频,请看
看了刚才的图片和视频,谁能用(积___成___)创造出新的成语?
生:积线成布、积劳成布......
师:很有创造力,老师想的成语是“积线成面”(板书:线、面),这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身边也
有很多这样“积线成面”的现象,请看,这是一支粉笔,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
生:一条线
师:(粉笔线动成面)现在线在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
生:面
师:是的,现在老师用一根短些的粉笔再画一个面,请看,这两个面一个......
生:大一些
师:一个
生:小一些
师:我们用较大幅度的摸的动作表示大一些的面,用较小幅度的动作表示小一些的面
二、探究新知(25min)
1、摸一摸,认识面积的含义(7min)
师: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面,瞧,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3组物体,分别是数学书和作业本,1元硬币和 1
角硬币,绿色叶子和黄色叶子。
师:我们配上动作,一起来说说它们面的大小。
师:数学书的面要大一些,作业本的面要小一些
生:1元硬币的面要大一些,1角硬币的面要小一些
绿色叶子的面要大一些,黄色叶子的面要小一些
师:赶紧在身边再找找,身边哪些面大?哪些面小?
生 1:地面比桌面大
生 2:黑板的面比讲桌的面大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同学们,物体是有面的,面还是有大小的。(板书:面,大小)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的,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现在请大家把数学书拿出来,左手拿书,伸出右手,跟着老师边摸边说,“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叫做数学
书的面积”,摸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感受面的存在,角角落落都要摸到,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边摸边说什么
要数学书的面积。
(生边摸边说)
师:请把课本放左上角,把作业本拿出来,我们边摸边说,女生先说,“作业本表面的大小叫做作业本的面
积”,男生再说。
师:你们还能找到哪些面积?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说。
师:谁来分享一下?
生 1: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生 2:课桌表面的大小叫做课桌的面积
......
师:我们发现很多物体都有面积,那图形有面积吗?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
生:虽然长方形中间的图案被抹掉了,但它还是有面的,所以是有面积的
师:说的特别好,长方形的大小叫做长方形的面积,那圆形呢?不规则图形呢?
生:它们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很好,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图形)
师:那所有图形都有面积吗?
生:③号图形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
生:因为它的边没有框起来,没有面,就没有面积
师:所有只有什么图形才有面积?
生:封闭图形。(板书:封闭)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初步认识了面积。(板贴:认识面积)
有的图形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大谁小,有的则没这么容易,这不,乔治和佩奇就因为面积的问题吵起来
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2、比较图形的大小(13min)
师:原来呀,猪妈妈为了奖励它们,给了它们同样长的绳子,让它们围一块土地,乔治围了一个正方形,佩
奇围了一个长方形,它们都说自己围的面积大,你觉得呢?先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同学已经得出结论了,不着急,到底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先听清楚要求,在
信封里,为大家准备了若干个小方块、方格纸和要比较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也让大家提前准备了剪
刀、尺子,请大家利用这些工具,2人一组,一起比较 2个图形大小,并填写任务单。现在听清楚活动要求了
吗?
生:清楚了
师:好,现在开始
(小组合作 7min)
交流汇报:
1)重叠法
生:我们组是将两个图形重合在一起之后,把多余的部分都剪下来,再比较大小,发现正方形要大。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可以的话我们给点掌声,下面请下一组的同学来汇报。
2)小方块法(铺满)
生:我们是用铺小方块的方法,正方形是 16个小方块,长方形是 15个小方块,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要大。
师:这是个很棒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更小的面来帮助我们测量更大的面,那是不是一定要把整个图形都铺满
呢?我们请XX组来汇报。
3)小方块法(未铺满)
生:不一定要铺满,只要能数出来有几行几列,一乘就可以知道它们的面积。
师:哦,谁听明白了?请你再来说说
生:没有铺满我们也可以算出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师:特别好,老师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方格纸来测量的,请X组汇报。
4)方格纸
生:我们直接用方格纸测量,就可以发现正方形是 16个方格,长方形是 15个方格,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看来方格纸能帮助我们迅速地测量出它们的面积。
5)用尺量
生:我们用尺量,正方形的边长是 4cm,面积就是 16,长方形的长是 5cm,宽是 3cm,面积是 15。
师: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边长是 4cm,说明每行可以摆 4个小方块,可以摆 4行,一共是 16个小方块。
师:哇~原来我们有这么多方法(方法汇总投屏)。帮助乔治和佩奇解决了这个问题,小美和小轩又有疑惑
了,原来呀,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正方形的积木,不知道谁的面积大,小美的正方形由 4个小方块组成,小
轩的正方形由 9个小方块组成,那你们觉得谁的正方形面积大?
生:......
师:谁来说下原因
生:因为这两个小方块不一样大......
师:当测量它们的小方块不一样大时,我们还能根据方块数量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吗?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在测量面积时,统一标准很重要。(板书:统一标准)在数学上,我们常用标准的方格纸去测
量面积。
3、量一量、画一画(5min)
师:请看,以下 2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个小方格?
生:10个
师:都是 10个,说明它们的面积?
生:一样/相等。
师:看来不同形状的图形可能具有相同的面积。
师:我们继续来测量一下面积,请大家拿出任务单,完成第一题,先挑一个图案,数一数是多少个方格的面
积?
再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与你数的图案面积相等的图案。
(生数一数、画一画,上台汇报)
三、拓展延伸(8min)
1、请你描出或画出以下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黑板、椭圆形草坪)
2、以下这些说法哪些和周长有关?哪些和面积有关?
四、课堂小结(2min)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 1:我知道了什么是面积
生 2:我知道了周长和面积不一样
......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是面积,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还学习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
大小的方法,有观察法、重叠法、割补法、摆方块法、数方格法等等,知道了在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时,要
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去测量,不同的图形也可能有相同的面积。
布置作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