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数松果》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 宋玉梅
使用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 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 5的乘法口诀,会用 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了 5的乘法口诀,但他们往往只会机械背诵,并不知
道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也不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课堂上这部分学生往往
急于表现自己,对规律的探究、口诀的编制缺乏耐心。如何让学生坐得住,听
得进,让课堂活而不乱。活而不闹是教师课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时,
要把本课的重点放在编制 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及探索 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
特别是要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
因此,怎样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本课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
一。育网
重点难点
重点: 编制 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及探索 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
难点: 对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探究。
学科思想方法:迁移、类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 4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秋天到了,森林里的小松鼠正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呢!看!
(课件出示主题图)他们采了好大一堆松果,究竟有多少个?怎样才能知道?
生: 数一数。
师: 好主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小松鼠数松果。
板书课题:数松果
【设计意图】通过讲小故事并帮助小松鼠数松果来引入新课,激发了学
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
数松果可以怎样数?
生:1个个地数,2个 2个地数,5个 5个地数。。。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我们来看小松鼠是怎么数的?(课件出示生)
生:5个 5个数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图上的松果是 5个一堆 5个一堆放好的。
师:奖励学生贴纸,你很会观察!
课件演示:
师:对,小松鼠先把松果五个一堆五个一堆摆好,然后再数。五,十,十五...也
就是课件出示,1堆松果有 5个,2堆有 10个,三堆松果有 15个,接下来你会
数吗?
学生摆学具,填表格。
课件出示要求:
请用小圆片代替松果摆一摆,5个一堆,边数,边填表格。
师:请拿出准备好的圆片,把书翻到第 30页。准备好了吗?开始!
请生汇报,课件填表。
填表后引导学生说出:数松果时每多一堆就加多 1个 5。
【设计意图】
通过填表得出 1-9堆松果的数量,体会 1个 5,2个 5……9个 5的和的规律,
为编制 5的乘法口诀做铺垫。
活动二,算一算,说一说
1,师: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 5个,是 1个 5,怎样列乘法算式?
1 5=5
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是 2个 5,一共是 10个松果,怎样列
乘法算式? 2 5=10
指着前 3堆松果问:这是几个几?一共有多少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 3
5=15
2、师生一起编前三句乘法口诀。
师:为了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可以根据相乘的两个数和它们的积编出乘
法口诀。
比如:一五得五表示 1个 5是 5,二五一十表示 2个 5是 10,三五十五表示 3
个 5是 15。像这样,记熟了乘法口诀,就不用每次 1个 5,1个 5地加了。
3、剩下的 6个算式和 6句口诀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
师:像这样列算式编口诀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那剩下的这些算式和口诀交给
你们来完成,有信心吗?加油 !把书翻到第 30页,请你把剩下的所有算
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在书上 30页列算式编口诀。
4、师巡视,选正错例展示。
注意:发现类似五五二五,五五 25的错误。
要求学生读出 25-二十五。怎样读就怎样写,写完再读一读,检查对不对?
并强调算式全都用数字写,口诀全都要用汉字写。
课件出示算式和口诀
列出算式后,让学生结合松果图说说每个算式对应的各是哪部分?
5、教师小结:结合算式,课件,帮助学生梳理编制口诀的方法。
师: 刚才,我们弄清楚了每句算式和口诀表示的意思。
配合课件引导: 算式中,所有的乘数 5都表示每堆松果有 5个。乘数
1,2……9都表示有几堆松果。我们再来数数有几堆松果?一,二...九。每堆
松果有几个?生:有五个,课件出现五。一堆松果有几个?五。两堆松果有几
个?十个。三堆松果十五个。四堆松果二十...九堆松果四十五个。
像这样,编口诀时,我们要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并且前半
句中的 2个乘数较小的要放在前面,较大的要放在后面。为了使口诀念起来
更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十了,就把得字去掉。还要注意:算式
要写数字,口诀要写汉字。
6、明确 5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的口诀都编对了吗?这就是 5的乘法口诀,编对的同学轻声
读 一遍,编错的同学请订正。师同时板书:5的乘法口诀。
7、读一读,组织学生有节奏的读,体会口诀的韵味。
全班齐读,男女生对读
8、课件出示,介绍乘法口诀的来历。
师:这么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呢?
9、口诀必须用汉字书写
课件:算式-数字,口诀-汉字,
10、课件出示:了解交换两个乘数的乘法算式,口诀是相同的。除了五五二十五
以外,根据每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前三句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引导学生用迁移和
类推的方法自主编写后面的乘法口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学习,讨论交流,总结提升等多种能力。
通过介绍乘法口诀来历的小资料,让学生了解到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留
下来的文化瑰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
活动三 想一想,怎样记住 5的乘法口诀?
师:乘法口诀这么好,我们怎样记住它呢?
1,找一找,口诀有什么规律?
2,议一议,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预设一】
笑笑的方法:由上一句口诀推出下一句口诀。如:只要记住五六三十,再加上一个
五,就是下一句口诀五七三十五了。
板书:五六三十,算式 5 6=30
五七三十五, 5 7=35
反之,只要知道下一句口诀,就可以推出上一句口诀。如:知道五八四十,再减
去一个五,就是上一句五七三十五了。
板书:五八四十,算式 5 8=40
五七三十五, 5 7=35
【预设二】
淘气的方法:关注乘积末尾数字特点。口诀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如:..
【预设三】
也可能出现:单数与 5相乘,积的末尾是 5,双数与 5相乘,积的末尾是 0。
【预设四】
还可能出现:一个乘数是 5,另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多 1,积就一个比一个多 5。
4,读儿歌,助记忆。
师:老师帮你们编成儿歌,读一读。
5的口诀有 9句,每句差 5要牢记。末位数字五或十,重复出现巧记忆。
【设计意图】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口诀排列的规律和口
诀间的联系。并通过这些规律和联系帮助记忆与推算未知口诀。
活动四,游戏记口诀
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游戏记口诀吧!
游戏 1:几只手
规则:四人一组,组长喊几只手?组员喊出对应的乘法口诀。组长做裁判,判断
对错。
如:组长:4只手。组员:四五二十。
游戏 2:对口令。
两人一组试一试。
生 1:前半句,生 2:后半句
游戏 3:抢答
师:前半句,生:后半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并在
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乘法口诀不仅可以让你的计算又快又准,还可以帮你解决很多生活
中问题呢!现在把书翻到第 31页,看看这些问题会不会难道你?敢接受挑战吗?
1,列式计算,补写乘法口诀。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跳格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齐说口诀。
3,填一填。发现两组结果有什么不同?
结论:单数和 5相乘,积的个位都是 5。双数和 5相乘,积的个位都是 0。
4,先在图上圈一圈,再数一数,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习题,及时巩固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学的开心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并
给予肯定)
师: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 5的乘法口诀,细心的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
就能发现它们。如果遇到了,可千万不要忘记使用哦!
【设计意图】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师教会学生自我提高的一种学习方法。
同时学生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运用于生活,并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感谢大家的光临!
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里的《数松
果》。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沏茶和烙饼两个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尝试用多
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寻找最优方案。让学生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
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探
索新知的能力。
《标准》指出:“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
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
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
学知识的过程中, 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做到了:
1、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
《课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
战性的。那么,我的教学活动主要安排以下两个:
活动 1-沏茶。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尤其是广东的家庭里多
数都有喝茶的习惯,所以我让学生自行讨论、自主探索。果然,学生对沏茶问
题的迎刃而解,较快找到最佳沏茶方案。让学生体会在烧水的同时找茶叶和洗
茶杯,这样合理的节省了时间,并明确:在数学中我们把同时做几件事情,以
达到合理节省时间的这种方法叫做“优化”。
活动 2-烙饼。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我就围绕“怎样烙饼,
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提出合作要
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借助圆片代替饼来模拟烙饼的探究
过程。最后再全班面前分享自己的烙饼方法。以烙 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
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把烙更多饼作为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提
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比较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学生
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
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些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 ,
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
2、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畅所欲言
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展示分享自
己的方法。这些环节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是生生之间的互
动,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
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
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全程兴致勃勃,努力探索,积极发言,经历了知
识形成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但本课有一些遗憾的地方,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提前了 5分钟。 如果让
学生分享回答时,再多请几位发言,就可以让课堂生成更精彩些,更民主些,
时间把控也会更恰当些!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