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王海珍
单      位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
上传时间 : 2021-04-12 23:01:19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doc(78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4.2 光的直线传播 1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课题】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初二学生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时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 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 播的结论,但仍处于初步阶段。而且光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处理不好, 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教材内容安排 课本首先展示了三幅图,使学生感受到五光十色的大自然的美丽,教学中 还要列举大量和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由这些现象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从而点出本课探究的主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 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并让学生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4.教材特点 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 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5.对教材的处理 从视频素材出发把教材中光源的概念通过具体事物更为形象的引入。 把教材中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实验稍做改动,教师先通过实验演示光在空气中是 沿直线传播的,然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自主探究光在液体和固体中都是沿 2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直线传播的。最后通过教师在演示光在不同的介质中或者不均匀的介质中都是沿 直线传播的。 ③大量增加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知 识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1.心理特点 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厌倦枯燥乏 味。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注: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 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实验,预测出在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关键部分,从实验现象中 总结出物理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2.知识基础 已经学了光的直线传播,对光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3.认知困难 大多数学生只是对现象感兴趣,还停留在形象思维上,缺乏对问题的深入 思考。抽象思维不够成熟、欠缺理性化思维过程、需要感性认识为依托。分析能力 较弱,理解抽象的物理模型及生活现象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 重要方法。 [2] 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探索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 生活的影响,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组织形式 本节课以问题为主线,以实验为载体组织教学,凸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 [1]实验演示法 [2]启发教学法 3.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学法 指导。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教师 应当学会用教材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消化知识,注重学生的观察和科学思维 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联系生活的 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配合演示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概念,培养学 生观察归纳的能力;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 方法;重视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生活中相关的 现象,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用具】 激光笔,玻璃砖、果冻、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一套、水槽、香一根 【教学流程图】 4 利用激光舞片段引 出光源的概念 创设情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引 入课题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 学生分组实验 联系生活 小结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 发 现 问 题 , 解 决 问 题 , 得 出 结 论 , 突 出 教 学 重点 光在液体和固体 中的传播 突 破 本 节 难 点 , 学 生 利 用 实 验 结 论 来 解 释 生 活 中 的 现 象 和 应 用 光直线传播的解释: 影子的形成,日食月 食 小孔成像等 应用 ;激光准直等 梳 理 知 识 点 演示实验二 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从 实 验 的 现 象 加 深 生 对 光 沿 直 线 传 播 条 件 的 理 解 光在同种不均匀介 质中的传播情况 进 一 步 理 解 光 沿 直 线 传 播 的 条件 思 维 导 图 总 结 知 识 点 , 一 目了然。 重 点 突 出 难 点 突破。 课 后 拓 展 以 问 题 延 伸 课 堂 回 归 视 频 一 个 光 的 反 射 现 象 , 提 出问题 演 示 实 验 一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学 生 根 据 实 验 现 象 初 步 认 识 光 的 直 线传播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激光舞视频引出光源概念 光源 展示图片: 1、通过让学生总结图片的共同 点,得出什么是光源。 2、结合图片,让学生把光源分 成两类: 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3、你还能举出哪些光源? 重点点拨(多媒体展示): 月亮是光源吗?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亮, 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已,并不是 月亮本身发光的,因此月亮不 是光源! 欣赏视频片段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 思考。紧紧的抓住了学 生的注意力。 二、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传播 (1)教师演示实验:光在空 气中的传播 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2)学生实验分组实验 光在液体中的传播 分组实验:激光笔,盛有茶 水的烧杯 并让学生展示实验。 (3)光在固体中的传播 分组实验:激光笔,梯形玻 璃砖,果冻 并让学生展示实验。 (师: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清楚 的观察到光在玻璃砖中的传 播) 师:通过实验,大家能得到什 么结论? (4)教师演示光在不同介质 中光的传播路径 (5)展示图片: 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 能看见:介质不均匀,光的传 播会发生弯折。 师: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实验,从多个角 度展示光在液体和固 体中的传播,并得出 结论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观察实验并从 实验中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 观察现象、总结归纳的 能力。 突出本节重点,充分发 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从实验 中总结实验规律。开拓 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互补充,加深光的传 播的理解 三、光线 6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光线的表示方法:一条带有 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 和方向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学生学习物理的新研 究方法模型法 初步感受模型法对物理 研究的意义 四、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实例 (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 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 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 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 物体的影子。 (图片展示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形成 师问:日食、月食形成时,地 球、月球、太阳处于怎样的位置 关系? (3)学生分组实验:小孔成 像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影 子形成的原因 学生利用器材进行小 孔实验的探究从中得 出小孔成像的特点 学生通过举例将知识还 原生活,不仅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其 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 突破本节难点。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 中能感受到小道理有大 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加上学 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印 象,从而突破本节难点。 五、光速 对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引入光速 学生回顾声速,自主 学习光速 通过对比学习,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 六、小结 巩固知识 思维导图一目了然,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课后拓展 回归视频中的一个画面启发学 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 以问题延伸课堂 【板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2.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光线 4. 光直线传播的解释和应用 7 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8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王海珍 2021-04-12 23:01:1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