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马驰远
单      位 : 南头城学校
上传时间 : 2021-04-13 11:22:33
15.1 两种电荷.pptx(70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第 12 页
第 13 页
第 14 页
第 15 页
第 16 页
第 17 页
第 18 页
第 19 页
第 20 页
第 21 页
第 22 页
第 23 页
第 24 页
0 0 类别 : 课件
15.1 两种电荷 1 、宇宙大爆炸后 10-43s ,宇宙诞生 2 、宇宙大爆炸后 10-35s ,统一场分解为宇宙基本力 3 、宇宙大爆炸后 10-5s ,质子(正电荷)和中子出现 4 、宇宙大爆炸后 10-2s ,光子、电子(负电荷)、中微子出现 电荷来历 一、两种电荷 1 、宇宙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2 、定义: 正电荷(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负电荷(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3 、形容物体带电多少的物理量:库伦( C ) 摩擦过的梳子 可以吸引纸屑 摩擦过的气球 可以吸引头发 摩擦过的气球 可以吸引水流 观察现象并总结 二、电荷性质 1 、通过摩擦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观察现象并总结 二、电荷性质 3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 同相斥,异相吸 ) 如何检验一个事物是否带电呢? 用验电器 三、验电器 1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验电器构造 若带电,金属箔张开 如塑料棒带负电( - ),则金属箔上就会出现负电( - ),同种电荷就 会互相排斥,金属箔张开 (-) (-) (-) 三、验电器 2 、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排斥 问题来了,金属箔片上的 负电荷怎么出现的呢? (-) (-) (-) 实质是塑料棒上一部分 负电荷转移到了金属 箔片上 这就涉及到了原子的结构 1 、原子 原子核( + ) 电子( - ) 质子( + ) 中子 (不带电) 四、原子结构 2 、原子内质子数 (+)= 电子数 (-) ,所以原子一般不对外显电性 ① 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不同 , 有强有弱 相 遇 A 原子 B 原子 ② 两种原子相遇,束缚能力强的原子会夺取 束缚能力弱的原子的电子 ③ 最后,束缚能力强的,得到额外电子,电子数 > 质子数,显负电性 ④ 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电子数 < 质子数,显正电性 四、原子结构 3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非凭空创造电荷 补充:电子是带最小负电荷量的粒子,带电量为 1.6x10-19C 补充:在转移的过程中,正电荷一般不动 从导电能力上为下列物质分类: 大地,人体,石墨,金属,食盐水溶液 玻璃,干木头,塑料,橡胶 五、导体和绝缘体 1 、定义: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 、常见物体: 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 绝缘体:玻璃,干木头,塑料,橡胶 3 、 金属导电实质: 内部含可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 盐溶液导电实质: 内部含有带电的阴离子、阳离子 五、导体和绝缘体 4 、绝缘体难以导电实质: 内部虽存在电子,但电子不能自由移动 5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例:潮湿的空气,洒水的木头 五、导体和绝缘体 本节结束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头城学校
    马驰远 2021-04-13 11:22:3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