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王艺筱
单      位 : 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上传时间 : 2021-04-13 18:39:44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doc(4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王艺筱 [学情分析] 本诗是高中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同学们对于陶渊明的作品并不陌生,对 于同一组《归园田居》(其三)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耳熟能详。陶渊明的作 品言浅意深,表层含义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需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分 析诗人的深层情感。本诗的风格对于学生学习“白描”的修辞手法是一个很好地范例。普高 的艺术生对某些艺术形式有着更高的敏感性,比如音乐声对声音、美术生对色彩,故而在讲 解本诗时,计划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诗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同时,鼓励美术生用图 画将诗的意境展现出来,在比较诗与画的异同、画与画的异同的过程中把握诗的意象和意境, 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 [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陶渊明的生平,把握诗歌田园意象和意境,学习诗中白描等艺 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吟诵、讨论、探究等深入把握全诗,通过对美术生依诗作画的画 作品读,在诗画的异同中把握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诗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精神思想。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把握诗歌中出现的田园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情感。 2. 难点:诗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学时安排] 1学时 【教学环节】 1、以影激趣 播放张二东《借山而居》小视频。 师:张二东是谁呢?大家想必觉得非常陌生。他被称为“新隐居时代”的引领者。为什 么呢?张二东和老师的年龄差不多。他和我们这一代人一样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又冲过千军 万马的高考独木桥,上了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但是,大学毕业后,他却没有像大多数 人一样踏入社会、投身职场。他选择了“隐居”,他在终南山上,用 4000块租了一处院子, 租期 20年,过上了养鸡养鹅、种菜种花的田园生活。今年,已经是他山居的第七年,面对大 家的追捧,他认真的辩解说:“我只是选择了山上的生活,我不是隐士。”我们今天学习陶 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我在想,如果陶渊明 知道,他会不会也会说“我不是隐士,我只是选择了田园的生活”呢?下面,就让我们走 进陶渊明、走进《归园田居》(其一),去寻找答案。 二、以史知人 师:初中大家已学过不少陶渊明的诗文,请结合初中的知识,以及手中的材料,用两 到三个短语说说和陶渊明有关的信息,可以是诗人的生平、风格或相关作品、故事,让我们 更全面地认识陶渊明。 生: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有“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之称。“五入五出”之后终老归隐等。 师:从基本信息、生平、作品、成就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 三、以诵体韵 (一)教师范读,准确正音 师:在全面了解诗人生平之后,现在让我们走近这首《归园田居》,首先,老师将为大 家范读一遍,请注意正音。 (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拙、荫的读音) (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师:想必大家对这首诗平实质朴的风格已经有所体会,下面,请大家一起朗读,初步 把握诗歌的内容。 (生齐读) 四、以画品境,以境悟情 师:归园田居,即回到田园居住。结合作者生平,我们发现这首诗并不难理解。现在请 大家思考并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板书) 请大家出声品读,之后用原文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生回答) 参考: (1)从何而归 从“尘网”而归,这里的尘网指的是官场,表达了对险恶、腐败的官场的厌恶。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人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气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渊”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归来之前的自己比作“羁鸟”“池鱼”,可见官场就 是束缚鸟儿的笼子,束缚鱼儿的池塘,再着“恋”“思”两字,形象说明了自己归去的原 因:天性热爱田园,向往自然。 (3)归向何处: 诗人从何而归、又为何而归我们都已清楚了,在进入新的讨论之前,让我们来聆听几位 同学的吟诵,进一步体会诗人归隐的心志,并初步把握其归隐之后的生活。 (生吟诵) 吟诵的确别有一番风味,曲调一响,古风古韵便扑面而来,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园田 的意境之中。我这里有美术班的同学画的两幅画,请大家欣赏,并回答: “诗中有画”,本诗中的景物在画面上都有如实的体现吗?(诗中的景物/意象画中都 出现了吗?如出现了,这些景物的方位关系及其他状态是否如实体现了呢?) 解析:诗中出现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墟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等意象, 这些意象大部分都出现在画中,且在空间安排上与画中一致,如远近的结合;但也有些意 象没有,比如桑树、深巷等。除此之外,由于画的局限,狗吠、鸡鸣并未画出,所谓“远看山 有色、近听水无声”,所以诗中的“动静结合”(声静结合)没有显现出来。此外,图画一 对景物进行了更多的渲染,诗人本身更多用的是白描,故而图画二的水墨风格更为符合诗 的意境。(此环节侧重于对画中景物的把握及景物描写手法的运用) 诗人描写景物有层次感,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 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 远望小村炊烟袅袅,模糊朦胧。“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写出了乡村的静谧、和平。 师:在写景时,除上述除此之外,最大的特点是诗人全用白描,不事雕琢。下面让我 们看一下什么是“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仅用墨线勾勒物象而不施彩色的方法。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其特点是采用简练朴素的文字进行形象 描摹,而不注重华丽的辞藻与烘托渲染。白描手法用于写人,一般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描写景物,不求华丽,务求朴实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由此可见,白描的语言风格是?朴 素,简洁,明快)。 下面,让我们对比一下白描和渲染烘托: 1.胡杨可耐高温、可抗严寒,是少数能在盐碱地和沙漠中存活的树种。 胡杨,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 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2.明明春天已经过半,牡丹却含苞未放。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 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请大家看几个“白描”的例子: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2. “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 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 胜负未分。” (赵子龙)——《三国演义》罗贯中 3. (年轻战士小陈)“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 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黎明的河边》 峻青 4.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胡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 判断以下句子是否使用了白描的手法: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想起红布 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土 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3.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白居易 5.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采莲曲》 师:白描的特点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你觉得陶渊明白描下的田园生活具有怎样的特 点/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生:静谧,和平,闲适,恬淡。 师:这些农村景物,在张二东的视频里是美的,在陶渊明的诗中似乎更美,然而大家 都知道很多景物是普通的、寻常的,为什么却能写得如此之美? 生: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全部倾泻于笔端,借助 田园的一草一物来表达出自己充沛的情感。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体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更加衬托出陶渊 明怡然自得的心境。 (四)归去如何(归去之后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欣享田园景物;“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写出了诗人身居田园之闲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写出了诗人心 情之无比轻松愉快。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此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对淳朴田园的热爱。 师:现在,大家都对这首诗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让我们再齐读一下这首诗,回顾它 的恬淡平和、自由自在。 (生齐读) 五、学以致用 (1) 背诵并默写全诗。 (2) 使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风景。 【教学反思】 对陶渊明生平的介绍非常必要,极大地帮助了大家对诗歌深层情感的理解。此外,大家 普遍反映吟诵的方式让人惊艳。美中不足的是,绘画贴在讲台上,由于距离过远,有些同学 对细节看不清楚,影响了讨论效果。同时,建议请画的作者陈述作画思路,可能会有更深入 的阐释。有一点特别值得自己警惕,陶渊明的诗虽然看起来浅白,但学生依然需要老师的解 析和引导,这次自己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存在误判,所以对诗句的解释不足,不利于学生对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把握,这一点一定需要避免。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博伦职业技术学校
    王艺筱 2021-04-13 18:39: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