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马进财
单      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传时间 : 2021-04-13 19:02:17
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pptx(1.90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课件
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 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探究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此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 答:此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3. 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此实验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4. 综合上述讨论,你能总结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吗? 答:综上讨论,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需要氧气(或空 气),三者缺一不可。 讨论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1)可燃物 ( 2)氧气(或空气) (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只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却产生了明亮 的蓝紫色火焰,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 将煤做成蜂窝煤之后,燃烧更加充分,细小的木条燃烧的比木块更旺, 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 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是火星 四射,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剧烈程度 有关;  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因素 氧气浓度 接触面积 可燃物本身性质  着火点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 40 240 250~330 320~ 370 700~750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改变 【小试牛刀】 1. 在以下四项中,属于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 ① 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②都发光 ③都很剧烈 ④都属于氧化反 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 只有④ 【小试牛刀】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烧一定包含着化学变化 B.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D. 爆炸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可 燃 物 温 度 氧 气 燃烧 灭火 1. 清除可燃物或 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绝。 2. 隔绝氧气(或 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以下。 ① 用 CO 2 气体灭火。 ② 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④ 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 片树木砍掉。 ⑤ 用嘴吹灭蜡烛。 灭火原理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 灭火器 灭火器原理示意图  自制灭火器 油锅着火了,快 盖上锅盖 液化气罐着火了, 快盖上湿棉被  火灾逃生常识 闻到屋子中有液化气味,立 即打开排风扇,开灯查看 错误  火灾逃生常识 屋外着火时立即打 开门窗查看 错误  火灾逃生常识  用扇子扇煤炉火,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 么一扇就灭? 杯水车薪釜底抽薪 火上浇油 抱薪救火煽风点火  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哪些灭火的原理: 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 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 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面粉、煤粉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吗?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0%~ 74.2% CH4 5%~ 15% CO 12.5%~ 74.2% 粉尘爆炸实验  粉尘爆炸实验 爆炸实验室 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 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小试牛刀】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马进财 2021-04-13 19:02:1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