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陈晓丹
单      位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上传时间 : 2021-04-13 22:28:28
《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8.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小学科学备课组 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第 1章 工具和机械 第 2节 杠杆的科学(第 1课时) 执教教师:陈晓丹 时间:2014.9.9. 班级:六(1)班 地点:科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认识理解(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 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和 方法 尝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 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更热爱科 学和生活。 教学重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 (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 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节。本课专门 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 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 心”的科学教育理念。该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 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 察、实验、记录,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 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 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 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 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 木箱启发学生研究杠杆,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 并引发思考。而关于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由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学 生会比较喜欢,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和 点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程类型 实验课 课时安排 1课时(40 min) 教具准备 教师:天平、羊角锤、尖嘴钳、剪刀、铁线剪、螺丝刀、杠杆尺 学生分组:天平 2台、杠杆尺 2套 1 小学科学备课组 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教 学 程 序 进程 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1. 提出神话故事中项羽成功举鼎,作为现 代穿越到古代的瘦弱的易小川如何打败 项羽呢? 2. 播放神话中易小川利用杠杆原理举鼎打 败项羽的视频,提问: 瘦弱的易小川为什么能打败力大无比的 项羽呢? 3. 引出古希腊著名几何学家阿基米德的名 言:“如果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 的木棍,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并提 问: 假设这个粉笔盒是地球,筷子是木棍, 那么要怎么撬起地球?请一个同学来示 范。 4. 展示两幅漫画家关于“阿基米德撬起地 球”的漫画,并结合学生示范,提出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并要求学生在课文标记。 1. 听讲,思考,尝试回答。 2. 观看,思考,回答: (1) 杠杆原理 (2) 善于观察和思考 3. 听讲,思考,回答示范。 4. 听讲,标记。 从历史 情境设疑吸 引学生注意 再通过生动 的视频吸引 学生注意力 通过 提问让学生 受到启发, 同时引出名 言,结合图 文和现场示 范推出杠杆 的概念,成 功入题。 杠杆 的三 要点 1. 引言:要研究杠杆。首先必须知道杠杆上 有三个重要位置。 (出示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漫画和相应的杠 杆撬棍示意图) 2. 结合图片讲解杠杆上的三个要点: (1)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 的位置——支点; (2)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用力点; (3)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阻力点。 3. 出示导入材料易小川升鼎的图片,引 导学生一同找出三要点 4. 展示蚂蚁扛东西、压水井、跷跷板的图 片,请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出三要点。 1. 听讲,观察。 2. 听讲,观察。 3. 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4. 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结合图片 讲解三个要 点有利于学 生更好理解 之后用导入 材料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触类 旁通,最后 通过三个实 例让学生巩 固知识点。 生活 中的 变形 杠杆 1.引言:在生活中, 除了压水井、跷跷板,生 活中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杠杆呢? 2. 课件展示 6种工具,请学生判断哪些属于 杠杆。 (1)羊角锤 (2)尖嘴钳 (3)剪刀 (4)天平 (5)螺丝刀 (6)擀面棍 1. 听讲,思考。 2. 观察,思考,回答。 通 过 图 片和实物更 生动形象, 也让学生体 会科学和生 活联系的紧 2 小学科学备课组 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3. 教师配合实物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3. 听讲,观察,思考,回答。 密性。 杠杆 的原 理 1. 引言: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省力呢?下 面我们将通过杠杆尺来继续来研究. (演示:出示支架与底座,把杠杆尺安装在支架 上。同时课件中也出示杠杆尺示意图) 2. 提问:有什么特点?(可提示:杠杆尺像 什么、平衡状态等问题) 3. 在左边第 2格挂上三个钩码,提问: (1)杆杠尺怎么样了? (2)要让杠杆尺回到平衡状态,该怎么办? 4. 通过平衡的杠杆尺引导学生找出三要点。 5. 继续提问:还有其他办法吗?请结合能 力与训练 P3表格分组研究。 (学生领工具分组研究,教师巡回指 导) 6. 由学生上台示范其他方法。 7. 根据学生示范比较不同力臂(用力点和 支点距离不同)下几种用力点需要的砝 码个数,从而得出杠杆的分类:省力杠 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不费力、不省力也 不费力杠杆。 8. 用习题的形式巩固知识点: (1) 连线练习杠杆的分类。 (2) 两个杠杆尺的平衡 1. 听讲,观察。 2. 听讲,观察,思考,回答。 3. 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斜了,不平衡 (2)在另外一边第 2格也挂三 个钩码。 4. 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5. 观察,思考,动手,记录, 分析,讨论。 6. 示范回答。 7. 听讲,思考,分析,回答。 8. 观察,思考,回答,记录。 先 用 实 物吸引学生 注意力,启 发学生思考 杠杆尺的平 衡问题,之 后通过提出 利用不同方 法平衡启发 学生分组研 究,通过记 录的方式让 学生掌握数 据收集的方 法,而且通 过提问和习 题让学生能 得出杠杆的 原理和分类。 总结 与 拓展 1. 总结课堂内容: (1)杠杆的三要点 (2)生活中变形杠杆的判断要点。 (3)杠杆的原理 (4)杠杆的分类 2. 拓展: 提问:省力杠杆是不是一定比费力杠杆好用? 举例:理发剪和铁线剪 1. 听讲,思考,归纳,记录。 2. 思考,分析,回答。 系统构建 知识脉络和 体系,同时 通过拓展启 发学生在生 活中多观察、 思考。 课后 作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1.2杠杆的科学 听讲,记录,课后完成。 巩固强化相 关知识。 板 书 设 计 3 1.2 杠杆的科学 一、什么是杠杆 P3 二、杠杆的三要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三、变形的杠杆 四、杠杆的原理 五、杠杆的分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小学科学备课组 期待您的宝贵意见!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的生本对话是有必要的,能让学生重视基础的概念。 2. 适当的板书是必要的,如基础概念的讲解。 3. 实验工具发放前一定要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器具和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不然 发放以后学生的关注力在器具上,就会造成偏听、听漏和没有完整实验意识等 不好的课堂效果。 4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
    陈晓丹 2021-04-13 22:28:2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