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思源实验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了解“一国两
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过
程和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歌
曲演唱、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
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
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澳门回
归祖国,也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
位和作用日益加强,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视频和
材料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谈
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
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教学脉络:围绕祖国统一大业主题进行
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导入新课
国之痛----- 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国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国之幸---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问题设置:MACAU(妈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指什么?听
歌后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
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了解人民渴望回归的心情,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国之痛:关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由来
让学生回顾近代史香港和澳门失去的过程及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历史地图册认识到此问题的
由来,既温故知新,又能增强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探究二:国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阅读教材,并展示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
里·豪时的话。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
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
题,总是不好的。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
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问题设置:如何既能收回主权又能照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
和实际情况?
学生回答:一国两制。
问题设置:阅读课本65页回答什么是“一国两制”?“一
国两制”的意义?
学生回答:
“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
问题的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纵
观古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一国两制”
内涵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性、合理
性。
教师总结出示结构图:
一个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
两种制度: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
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
期不变。
设计意图:利用结构图知识点,一目了然,学生对“一国
两制”的构想理解更透彻。
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基本方针。
过渡: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和英国、葡萄
牙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探究三:国之幸: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多媒体展示有关谈判的图片资料
教师讲解: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
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了一系列的会谈,英方开始试图续
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
坚持不妥协。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
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舆
论称“铁娘子”遇到了“钢铁公司”。
关于谈判的结果,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梳
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教材中提取历史信
息,体会谈判的艰辛。
(1)中英谈判: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
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
7月 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多媒体播放关于香港问题的由来、谈判、回归、发展的视
频。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香港问题的印象,让学
生感受香港回归时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
明,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 12月 20日对澳门
恢复行使主权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时间即可。
问题设置: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
说
出它们的含义。
学生看书回答。
设置意图: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
徽的含义。
问题设置: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少数民族自治区相比
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社会制度不同。
设置意图:让学生明确主要区别是什么。
问题设置:给出材料学生讨论归纳,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
的意义。
问题设置:给出材料学生讨论归纳,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
的原因、启示。
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史论结合,论从
史出。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
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
主发展的道路,也才能完成祖国统一。
多媒体出示图片《就差你一个了》
教师指出:香港和澳门虽已回归,但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
成,结合当前热点把国防部长魏凤和关于台湾问题的外交发言
讲给学生听。魏凤和说,任何分裂中国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任何干涉台湾问题的行径都注定失败,任何对中国军队决心意
志的低估都极其危险。我们愿以最大诚意、最大努力争取和平
统一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有人胆敢把台湾从
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军队别无选择,必将不惜一战,必将不惜
一切代价,坚决维护祖国统一。表明我们有决心、有意志、有
能力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设置意图:感情升华,增强学生祖国必将完成统一的信
念。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最后总结我们应坚信,在中国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种分裂中国的阴谋都不会得逞。祖国
的统一是人心所望,大势所趋。我们相信在“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
统一。
板书设计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二、“一国两制”的构想(时间、任务、含义、意义)
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时间、意义)
当堂检测
1.“一国两制”构想中 “两制”是指( )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翻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 )
A.1997年 7月 1日 B.1998年 7月 1日
C.1999年 12月 20日 D.2000年12月 20日
3.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
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原有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B.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C.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4.“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
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一国两制提出 D、香港、澳门回归
5.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
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
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作业布置 《课时练》
课后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运用视频、音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
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丰富了学生
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堂设计
中,充分挖掘了相关的历史题材,通过使用大量图片、视频和
文字资料,拓展了课程资源,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与现实的问题。不足之处主要是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有待
加强,课堂气氛稍显沉闷,没有课堂小组讨论,在今后的教学
中会注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