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温馨提醒: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第 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珠光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长方体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时 授课地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
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学习方
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 PPT、小棒、连接点若干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语文老师温馨提醒: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第 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一)激发兴趣,唤起生活经验和旧知
1、师: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书,必须要常备身边的,明明遇到了这样
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带一本字典,现在有两本内容同样的字典,他要选
择其中的哪一本经常带在书包里比较方便呢?为什么?(小本的字典。
体积小)
2、师: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情况,请你观察粉
笔盒与教室的体积,你觉得物体体积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什么有关系?
(与物体的长、宽、高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有关长方体
体积的知识。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40个)以小组为单位搭出四
种不同的长方体。一边搭一边完成导学案中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 1----3
小题。
教师黑板画表格:
生自主探索,师巡视指导,汇报。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这些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形状
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
小组长进行分工,确定好谁操作、谁计算、谁记录,然后在共同思考、
讨论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
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
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在边说边板书)
刚才同学们把拼摆的数据汇总成了这张表,我们一起来观察。
语文老师温馨提醒: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第 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2、发现总结长方体体积公式
(1)师问:请同学们表格,你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a表示长方体的长,b表示长方体的
宽,h表示长方体的高,你们知道长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怎么表示吗?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找出了长方体的体
积计算公式,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学习。
学生们通过自己探索,学会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3、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师问: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现在老师要测一测同学
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请同学们完成实战练习,计算长方体体积。
生独立完成,汇报。
(三)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
1.判断(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2米,它的体积是 8立方米。( )
(2)一个长方体的长 30厘米,宽 2分米,高 5厘米,它的体积是
30×2×5=500(立方厘米)。 ( )
(3)一个棱长为 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提高题
(1)一块砖的长是 2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
是多少立方厘米?(只列式)
语文老师温馨提醒: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第 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3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 实际应用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石碑的高是 14.7米,
宽 2.9米,厚 1米。这块巨大的花岗岩石碑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 发展题
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要求学生借助于两种工具: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
器,一把直尺,把这块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求出来,只要求说出自己的
方法。
(五)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
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v = a × b × h
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 a× a= a3
二次备
课
教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