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张伟英
单      位 :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
上传时间 : 2021-04-29 11:38:51
19赵州桥.doc(2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19 赵州桥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介绍赵州桥的方法。 课前准备: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板书:19、赵州桥) 1、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赵州桥,继续感 受 它的伟大。 2、回顾一下本文的写作方法: 总—分—总,先总写了赵州桥的地位,再分述了赵州桥的坚固、美观的特点, 最后总结了赵州桥的价值。 二、精读课文 1、学习坚固的特点。 (1)、赵州桥历尽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我们不禁要问,它在设计上到底有什 么特点才使它如此坚固? (2)、指名读第二节,划出写赵州桥设计特点的句子。它有几个特点?标出序号, 小组交流一下。 指名说出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齐读特点,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 (3)、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 (4)、正因为这样的设计以前从未有过,且有重大意义,所以在建桥史上称为 “创举”。 (5)、面对这么坚固的赵州桥,你想赞美谁? 2、学习美观一段。 (1)、赵州桥的坚固令我们佩服,但它的美观更令我们惊叹!它更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2)、对于赵州桥而言,坚固与美观,哪个特点更进一步呢?,所以第3节开头 用递进关系句式来写:不但,而且。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一看到句子,就知道上 一段是写赵州桥( )的特点,而接下来一段就要写赵州桥的美观了。 (3)、赵州桥的美观表现在哪?读第三自然节。思考:作者写了哪几种龙的姿态? 你喜欢那种龙?读一读。 (4)、从哪些词语知道龙像活了一样?划出词语:缠绕、吐出、抵着、遥望、戏。 (5)、齐读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作者写得这么生动,你能试着用有 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一段话吗? (6)、面对这么精美的雕刻,你又想去赞美谁? 三、结尾升华 齐读最后一节,如此坚固、美观的赵州桥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们 十分佩服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昨天的辉煌! 四、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 总:地位 世界闻名 赵州桥 分:特点 坚固、美观 总:价值 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反思: 《赵州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 读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建筑艺术的角度,展示了中华 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这一单元以“中华传 统文化”为专题,依据教材的特点,本课在设计上也紧紧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 并不孤立。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思路清楚,把握住了层次,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在设 计上先帮学生理清了层次,知道文章总分总的谋篇方式,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学起 来就一目了然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 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在教 学中,仅凭课本的文字是不够的,语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简单的,教师要拥有一双慧 眼,善于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把语言文字变成 生动的形象。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他们对教材的独特的感悟也就 会被激活。 三年级是学生由学习段过渡到学习篇的重要的起步阶段,《赵州桥》在教材里是 一座文字的桥。在教学中,我抓住“坚固”和“美观”两大词让学生感悟,重点学习 课文美观一段的表现方法,阅写结合。桥的“美观”显然在文字上就比“坚固”来得 生动些,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氛围,让学生闭目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使 文本本身更具有张力。配合多媒体课件设计,出现了文中描述的三种龙的姿态,由于 多媒体课件的介入,将干瘪的文字立刻转化成了生动的画面,三种龙的姿态栩栩如 生,活灵活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大餐。学生边看图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的表达方法。于此同时,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出 示几种鱼的图片,又将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进行 写句子练习,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为学习掌握排比句打下了基础。将排比句 的表达方法得以掌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