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张凌锋
单      位 : 松坪第二小学
上传时间 : 2021-04-29 16:20:28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docx(17.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字,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析其人弗能应也 的原因。 4依靠课文,自主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板书:矛 四种后果 矛戳破盾 盾挡住矛 盾 都碎了 都没碎 教学设计 一、猜图导入,温故旧知引新课 师:同学们,一起看着下面图片,来猜一猜是什么寓言故事。 生 师:同学们都猜对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更多的寓言故事。 生看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寓言故事的名字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成语 师:很好,它们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故事。它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 结晶,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语言简洁、内容完整、含义深远的故事,发 人深思,耐人寻味。 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韩非的《自相矛盾》。 (介绍作者)同学们认识韩非子吗?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公子、政 治理论家、哲学家。代表作品《韩非子》。他呢,有个同学,大家可能非常熟悉,叫李斯 就是秦朝的第一个丞相、也是秦始皇的第一个丞相,他们都是荀子的学生。同学们或许以 为张老师又要开始给你们讲他们俩的故事了。 并不是,同学们今天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在这之前 我们先来看两个字。 二、自主学习,初读读顺课文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矛”字。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是比予多一撇。 它可以组“长矛、矛枪”这两个词语。 那同学们看过矛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矛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上一单元学过汉字的演变过程,现在我们也来看看矛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同学们这个 甲骨文和我们的矛字,说明这个矛是一个什么字啊? 生:象形字。 师:对,那同学们说,矛是用来干嘛的? 生:刺东西、戳东西的。 师:很好,那如果要挡住矛,我们用什么挡住? 生:盾 师:是的,盾这个字也是一个需要掌握的字,盾可以组“”词,那我们也来看看盾字 的演变过程。说明这也是一个什么字? 生 师:我们刚才说用盾来挡矛,也就是说,盾的作用是什么? 生:挡东西。 师:我们学完这两个生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它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 同? 生:文言文。 师:那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来自主地朗读一下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也要注意 断句。把不懂的画下来。 生读 师:同学们有哪些地方不懂的? 生说 师:哪位同学们可以解答疑惑? 生回答 (师:同学们没有疑惑的话,那老师有个疑惑……) 师:我们按照正确的读法齐读一遍。自相矛盾起。 生读 三、深度学习,再读读懂课文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 学习的? 生:结合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猜读等。 师:那你能结合课文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吗?现在同学们用5分钟自主学习。同学们边读边画,先把老师加点的字词理解清楚,然后尝试自己理解这 篇课文;最后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生自主学习。 师:时间到了,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吗?还有不理解的也没关 系,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可以小组讨论一下,把不懂地方都弄清楚。 生讨论 师:小组讨论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全班一起讨论 一下。 生讨论 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问答,我们基本上也理解清楚了这些字词和课文。那老师现在来 考考各位同学。 出示 PPT,学生接龙迅速回答。 师:同学们字词都掌握得很好,那加大难度,谁能给我们翻译一下课文的第一句? 生翻译 师:第二句? 生翻译 师:第三句? 生翻译。 师:我们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最难的最后一句,谁来挑战一下。 生翻译 师:翻译得非常准确。刚才老师说快了,其实,最难不是最后一句,而是谁能用自己的 语言复述一下故事?这个最难的任务,谁来挑战一下。 生翻译 四、复述课文,三读读透课文 师:这位同学的复述非常精彩,说明你文言功底非常扎实。老师在读的时候有一个疑惑, 那就是“其人弗能应也”,他不能回答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想到了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 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老师也想到了一些词语,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生读 师:老师还有一个疑惑,“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有句古话说,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那 我们能不能理解它深刻的意思?到底什么是不可同世而立?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同学们 把昨天制作的矛盾都拿出来,用自己的矛去戳自己的盾,看有什么结果。然后把你厉害的 东西再去小组里其他同学厉害的东西来比划比划,看看有什么结果。 生游戏 生回答 预设并板书四种 :矛戳破盾,盾挡住矛,都碎了,都没碎。 师:矛盾都相安无事,说明什么?说明盾厉害。因为盾的功能是挡住,他挡住了,它 就是胜者。 矛盾两败俱伤,说明什么?说明矛厉害。因为矛的功能是戳破,只要戳破了盾,它就 是胜者。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什么是“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了? 明白了什么是自相矛盾了?那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事情?看看谁思维 比较敏捷,分享一个。 生分享 预设 1广告 2乱涂乱画 3小声说话 师:同学们都知道老师以前念书时候的专业是美学。那老师给你们说一个和我专业有 关的非常有趣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古时候的西方人是相信上帝的,那你们说,在他们 眼里上帝是不是万能的?那时候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就提了一个问题,把大家都问倒了,也 是“其人弗能应也”?什么问题呢?“如果上帝是万能的话,那他能不能创造出他举不起 的东西呢?”同学们听明白什么意思了吗? 生回答 师:我们说寓言故事背后总是蕴含着一个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 的道理? 生回答: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要言行一致,前后一致 师:对,就是说我们应成为一个言行一致的人。那我们带着这种感悟一起再朗读一次 这篇课文。 生朗读。 师:我们今天的作业是知能。还有我们一个小练笔。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