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刘卫青
单      位 :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
上传时间 : 2021-04-29 17:18:45
刘卫青《魔术表演——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教学设计.docx(1.50MB)
  • 浏览 : 2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力”项目——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 “魔术表演——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教学设计 学段年级 (小学)四年级 学 科 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 粤教版 课时说明 第1课时 教师单位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 教师姓名 刘卫青 【教学内容分析】 对教学背景(如大纲、教材、相关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简析,例如: 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是四年级下册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本课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既有让 图片、文字等内容产生动画又有让幻灯片切换时产生动态效果。本节课的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快 速的让学生明白 PPT和四年级上册学习的 word的区别,并且让学生对学习 PPT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我将本节课内容的让图片文字等内容产生动画效果提前至认识 PPT 及学会插入图片之后的 第二节课。 【学习者分析】 对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水平及思维特点进行简析,例如: 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已经学会了新建幻灯片以及插入图片及艺术字,而且学生对 PPT 并不陌 生,对幻灯片中出现的动画效果也比较常见,但是他们没有系统的关注这些动画呈现的方式,并 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才能让相应的对象产生动画效果。 【教学目标】 说明: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基础上增设思维发展目标,即通过何种 方式(如双气泡图)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能力(如比较和对比能力)或那种思维倾向(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等),并增强三维目标中哪个目标的达成(如加深学生对“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异同的理解)。目标不宜 太多, 2-5条以内较为理想;也不需要三维全覆盖,但思维目标不可少。同时,重难点直接在末尾标注。例如: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并学会添加动画的四种方式“进入、强调、消失、动作路径”;(教学重点) 2. 能够对添加的动画进行删除及调整顺序;(教学重点、难点) 二、技能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提升探究能力。 2.通过自主完成魔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思维目标 1.借助桥型图,发展学生的对比及整理思维。 2.借助流程图,发展学生的顺序思维 【教学设计思路】 呈现教学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建议使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进行可视化呈现,也可直接罗列。例如: 强化训练、检测反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略得当,突出思维发展型课堂要素。大小层次的标题序号请自行规范标注。如果该环节有图片, 需直接放置在对应环节,标注图的序号和名称,且保证图片的像素清晰度。如非原创图片,应注明来源。 各环节后需写明设计意图。例如: 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 1. 情境导入 和尚肉 “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力”项目——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 师:今天老师要为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老师的第一个魔术是大变活 兔,第二个魔术是偷梁换柱,第三个魔术是灵魂注入术,第四个魔术是空中悬浮术。 图 1: 魔术表演 PPT 2. 抛出问题:揭秘魔术,如何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进入、消失、强调、动作路径)。 师:相信同学们对揭秘老师刚才表演的魔术更感兴趣,那有没有同学知道老师是用什么软件 做的?用什么方法让图片说消失就消失,说出现就出现呢。 生:PPT,动画。(预设) 师:看来同学们对 PPT一点都不陌生,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揭秘一下刚才的魔术。第一 个魔术中的兔子发生了什么? 生:从无到有 师:第二个魔术中的兔子又发生了什么? 生:从有到无 师:第三个魔术中的箱子发生了什么? 生:变大 师:第四个魔术中的狗狗发生了什么? 生:飘到了空中(师补充:从起点到终点) 教师总结四个魔术的四种动画:进入、消失、强调、动作路径。 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可以是一小段话,也可以是几句要点。 用魔术表演来吸引学生,并在魔术中设置了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动画,达到了在情境中有问题的目 的。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让学生基本了解了每一种动画的要点。 二、学导结合,习得技能 1.复习回顾,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如何新建幻灯片,打开后,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并新增一页幻灯片。 2.任务驱动,习得新知 回顾魔术表演中的四种动画,教师演示如何添加“进入”动画;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根据微课完 成任务,并补充完整流程图。 图 2:微课视频 图 3:任务 “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力”项目——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 图 4:学习单—完善流程图  设计意图 借助微课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取知识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以任务为驱动,在操 作中辅以思考借助流程图完成技能的思考与习得。 三、自由创作 为学生提供素材和 PPT模板,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创作,鼓励学生尽量将四种动 画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 设计意图 本环节进入到自由创作环节,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自己作品的创意,因此在本环节中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发挥,将学习的技能真正用到作品创作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四、展示分享,总结收获 先小组内进行展示和互评,再挑选出最优作品进行全班展示。老师利用桥型图带领学生完成 本节课的知识总结。  设计意图 展示环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同时锻 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的知识点总结,让学生能够查漏补缺,加强印象。 【板书设计】板书示意图或实拍图 【“思维发展型课堂”要素分析】  问题情境:在这节课中,设置了哪些问题情境?目的是什么?实现得怎么样? 问题情境:(1)如何创作一个魔术作品。此问题情境贯穿始终,学习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为 “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力”项目——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 其服务,学生基本上都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魔术作品,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 2)任务驱动: 教师在课中,设置了 5个任务,这些任务能够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之后,通过完成任 务自主检验自己的学生成果,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 认知冲突:这节课中,设计了几次认知冲突?目的是什么?实现得怎么样? 1、魔术表演是如何创作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完成度较高 2、任务驱动,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需要习得的技能,并为完成自由创作打下基础。  可视化:这节课中,在何处进行了思维/知识的可视化?应用了什么工具?实现得怎么样? 1、 在任务驱动环节,学生通过看微课——动手完成任务——知识的文字化的过程实现了思维到 知识可视化的过程。 2、 通过任务和自由创作环节,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操作的结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3、 在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桥型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 变式运用:这节课中,设计了什么样的变式?目的是什么?实现得怎么样? 本节课学生先是进行了分散的任务操作,习得了技能,最后在习得技能的基础上完成了自由 创作属于自己的魔术作品,这样一种由散到整的变化,不仅考验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也考 验了学生的整理和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学生展示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 握得较好。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