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学校小学部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 学期 数学 学科电子教案
课题 圆的认识(一) 设计者 林妍娜 任教年(班)级
六(3)、
(4)
教学内容 教材p2 课型 新授 课时 1/10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并会画圆,理解并掌握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
活中的魅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圆
学科思想
方法 抽象、推理、模型
教学
准备 展台、圆规
教学过程
(预、学、
点、测、
思)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
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
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
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
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
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
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
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
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
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半径和直径的认识
操作:把圆对折、打开、任意换方向再对折;描出折痕;
找一找折痕与折痕之间、折痕与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先独立做,互相交流
2.汇报:
(1)展示:图形、折痕(师在黑板上贴一个大圆)
(2)发现:(有些说出名称,随即让学生指一指)
交点,也就是圆的中心点称圆心;折痕这条线段称圆的直径;
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称半径;
对折后两侧能完全重合。
(3)整理: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怎样才是直
径呢?(一组判断)(给出圆上、圆内、圆外等名称)
得出“从圆心到圆上一点的线段”;
从圆心到这一点的线段是半径,到这一点呢?……“任意一点”;(要学
生明白是圆上的一点)
(4)圆有几条半径?它们的长度怎样?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你怎么知道的?有
几条直径你知道吗?长度呢?
3.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
4.练习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
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
2.以点 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
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作业
板书
设计
圆的认识(一)
教学
反思
学生对圆有了基本的认识,相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对圆
的半径和直径的判断仍有偏差,还需要再次强调“经过圆心”这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