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张世平
单      位 : 西丽小学
上传时间 : 2021-05-02 07:53:30
五生四环教学设计《荷叶圆圆》.docx(32.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五生四环三感教学法 《荷叶圆圆》教案设计 课题 荷叶圆圆 授课地点:一 9班 授课教师:张世平 授课学段:一年级 授课内容:部编本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荷叶圆圆》 五生教学元素:生活、生成、生趣、 生态、生命 四环教学步骤:触发 探究 展示 评议 三感教学体验:自豪感 成就感 幸福感 本课教学目标: 1. 认识“珠、摇”等 12个生字和身字旁 1个偏旁,会写“亮、美”等 7 个字。 2. 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 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我的××”句式说话。 4.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本课学习方式设计: 1. 游戏化学习 2. 合作探究性学习 3. 发散性思维学习 本课运用的教学法: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法 3.游戏教学法 本课遵循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趣味性原则 四环教学流程: 一、 触发:创设现实情境 激趣引发思考(3分钟) 【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才是人类创造知识的真正目的。 学生从生活中不学习知识,并不断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形成 学生不断学习的内在动机。游戏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课堂 伊始,以游戏的方式点燃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使课堂生趣盎然,既有利于将 学生的注意力由课间的活动完全吸引到课堂上来,也有利于在各自最好的智力 状态下开展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具体措施】荷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见过的一种事物,通过出示荷叶的图片或 实物,创造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叶, 自然引入“荷叶圆圆”的课题。 师:你们见过荷叶吗?荷叶是什么样的? 1 五生四环三感教学法 生:荷叶绿绿的。(大大的、圆圆的、软软的……) 师:谁能读得圆呢?(谁能读得绿呢?) 生:(个别读、小组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荷叶圆圆》。 生:(齐读课题) 二、 探究:基于问题导向,自主+合作解决(12分钟) 【具体措施】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识记、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和你第学习小伙伴们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2.找出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主人公, 你们喜欢哪一个?它把荷叶当成什么?为什么?请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生字词的积累是学习的一个重点。经过半年 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到“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猜字谜等多种识字 方式,小组内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更高效的针对具体生字的识记方法。 在课文内容的讨论中,理解“摇篮”、“停机坪”等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学 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荷叶与“摇篮”、“停机坪”的相似之处, 进而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学生提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可以在小组讨论中集思 广益,逐步去完善自己的思考,生成新的表达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呈现 出良好的学习生态,既尊重了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在交流中互相促进。 三、展示:展现学生思维,深入理解课文(18分钟) 【具体措施】1.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可以推选一名代表,也可以两三名同学 共同汇报,还可以全组一起汇报。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板书学生的 表达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在黑板上。关于“亮晶晶的… …”“透明的……”,让孩子们自由表述,培养发散性思维。 2. 通过带动作朗读、分角色表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课文内容,是学生将书本知 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开拓思维、生成新知的过程。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动起 来,使得课堂更加活泼,学生参与度更高。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 对于本课中的一些动词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解释,通过带动作朗读、分角色表 演,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中动词“躺、立、蹲”的理解,也使不便于言传的知 识通过动作表演意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五生四环三感教学法 师:每个小组的讨论都很热烈,同学们真棒!哪个小组能给我们分享你们小组 的识字方法呢? 生:…… 师:生字难不倒你们,那么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喜欢文中哪个角色?他把荷叶 当成什么?为什么? 生:我们小组喜欢小水珠。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因为小水珠小小的,躺在 软软的荷叶上,就像小宝宝躺在摇篮里,而且风吹过荷叶时荷叶轻轻摇动,就 像摇篮。 师:你们说到了荷叶软软的、风吹过的时候轻轻摇动,所以才成为小水珠的摇 篮,你们结合生活经验,找到了荷叶和摇篮的相同点,真会思考,说得真好! 这一段中写到了小水珠“亮晶晶的眼睛”,请问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亮晶 晶”来形容呢? 生:星星、钻石。(水珠、宝石……) 师:你们积累得真多,请你们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我们小组喜欢小蜻蜓,小蜻蜓把荷叶当成停机坪。我们小组认为有两个原 因,第一是小蜻蜓展开翅膀的样子就像一架飞机,第二是荷叶大大的、平平的, 就像停机坪。 师:你们说得有条有理,太厉害了!这段话中写到了小蜻蜓“透明的翅膀”, “透明”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是透明的? 生:透明就是可以看到另外一边的,透光的。还有透明的玻璃、袋子、灯管 (书皮、水晶……) 师: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小蜻蜓,请带着动作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个自然段吧, 读得最好的小蜻蜓将有机会上台来为大家表演哦。 生:我们小组喜欢小青蛙,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荷叶大大的平平的,小青 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叫,就像在歌台上唱歌。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在唱些什么呢? 生:谢谢荷叶!(荷叶真美啊、天气真好啊……) 师:谁能做这只小青蛙,把这一段读一读呢?既然是“放声歌唱”,读的时候 应该要注意什么?(读得重一点) 生:我们小组喜欢小鱼,荷叶大大的圆圆的,像一把伞,小鱼把荷叶当成凉伞。 师:是呀,荷叶让小鱼不会受到夏天太阳的暴晒,荷叶就是小鱼的凉伞啊。你 们能带着感情带着动作读读这一段吗? 师:老师这里有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的头饰,请刚刚读得最认真最 好的几位同学上来,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朗读吧。 (学生分角色表演,强化朗读) 师:请看这幅图,一只小蚂蚁正爬在荷叶上,你能模仿课文中“荷叶是我的— —”的句式,说一个句子吗?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而数对中最关键的两个概念 和是行和列。下面我们再来玩个拍手游戏,从这一竖排为第 1列,以此类推第 2列……,前面这里为第 1排,以此类推。老师说第几列或第几行拍手,这一 列或这一行的同学就拍手,看谁反应最快,不出错?清楚吗?请第 1列的同学 3 五生四环三感教学法 拍拍手,第 4列的同学拍拍手,第 3行的同学拍拍手 四、评议:回归生活,感悟美好(7分钟) 【具体措施】教师通过学生展示的结果,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理解文章内 容,将课堂与自身生活经验相结合,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深层次价值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理解荷塘生活的简单与美好、朋友相互支 持的和谐与快乐,是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水到渠成的引导,也有助于学生思考 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 师:同学们,经过朗读和表演,你们觉得荷塘里的生活怎么样啊? 生:快乐、幸福。(开心、自由……) 师:是呀,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蜻蜓累了能在荷叶上歇歇脚,小青 蛙能在荷叶上自由歌唱,小鱼儿能在荷叶凉伞下自由玩耍,我们就能感觉到他 们的幸福快乐,所以简简单单的生活里就藏着幸福和快乐,你们的生活里有没 有这样简单的幸福呢? 生:妈妈做的饭很好吃。(每天有好朋友一起上学、一起玩游戏……) 师:是啊,就像这一片小小的荷塘,生活里处处藏着美好和快乐,只要我们用 心去发现。 作业(5分钟) 【设计意图】人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感受生活、感受美的能力, 使学生有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本课的作业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领域, 也可以引导学生用心体悟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层设计照顾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使一般水平的 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高水平的学生也可以继续探究,开拓视野,获得研究的 乐趣。 1.(必做)背诵课文《荷叶圆圆》。 2.(必做)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快乐小幸福?和你的爸爸妈妈讨论讨论吧。 3.(选做)你还知道哪些像小荷塘里小生灵们和谐共生的例子?和你的小伙伴 们说一说。 4 五生四环三感教学法 教学反思:《荷叶圆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采用童话的形式来叙述,符 合孩子的认知水平,也能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和表演中理 解课文,让学生动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其中穿插 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开拓思维,最后通过对整篇文章的 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理解荷塘生活的简单和快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了 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文本深层次价值得到发挥。在 展示阶段的文本精读方面,如何持续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 5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