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素养及情境创设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 内容分析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核心素养包括三部分六方面:以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为
主能力的自主发展,以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为主特征的社会参与以及以人文底蕴和科
学精神为主品格的文化基础(如图 1所示)。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
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
树人的根本任务。[1]
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总的核心素养下的针对学科特点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够
适应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清楚地阐明了“变化
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六大化学核心素养。[2]其中“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科
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也应该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载体,我们应该追求核心素养的生活化
教学、问题化教学、情景化课堂的理念,最终实现知识向素养的转变。正是基于对学
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教学设计减少了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大量探究
和训练,增加了培养安全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学活动。
图1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述图(注:摘自百度百科)
二、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最后,将化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紧密联系,
内容涉及能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
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化学观念具
有重要作用。而本节内容位于该单元的第一节,旨在从学生熟悉的燃烧现象介绍燃烧
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应
该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适当引
入与社会发展、科技进展等相关的材料信息,以开阔学生眼界。本节内容的指向性应
该是“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中用化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知:①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燃烧现象,在学习氧气时接触了木炭、硫、红磷、
铁丝及蜡烛等物质的燃烧,同时也了解了氢气不纯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对燃烧有
模糊的印象。②截至本节,学生已经多次感受了实验探究、对比、讨论、归纳等科学
方法。
学生未知:尚未能对燃烧形成比较系统、规范的概念和方法。另外,学生对着火
水中圣火 已知入手,引新知冲击
人类对火的利用进程 化学史,渗透人文知识
创设情境,初始燃烧 情境教学,促进认知活动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由燃烧条件推理初灭火原理及方法 归纳推理,
解决实际问题
利弊思辨 认知升华,知识转变为素养
人
文
能
力
人文
点这一概念没有接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能
力及归纳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批判 、辩证思维,提高社会责任感及意识。
4.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 难点:由燃烧的条件推理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现知识向素养的转变。
五、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的明线:燃烧现象—燃烧条件—灭火的方法—灭火的原理,也即知识点的落实
线。
教学设计的暗线:人文历史—人文方法—人文行动—人文生命—人文精神,也即人文核
心素养的培养线。
教学设计的主要实现手段:创设情境。
六、教学过程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或空气)
[1] 教
育
部
关
于
全
面
深
化
课
程
改
革
落
实
立
德
树
人
根
本
任
务
的
意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学
评价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组织教学】
【播放视频】水中圣火
【化学史讲授】引出主
题
【观看视频、思考】
【交流、讨论】
埋下伏笔;
引发认知冲突
以世界大事件、
化学史陶冶情感;
对火的认知
科学精神、
激起新角
度认识燃
烧的兴趣
创设
野营
情境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火源?柴
干湿?缝隙?
【交流、讨论】
【思考、交流讨论】
野营情境有趣,
初步认识燃烧
问题链引导学生
初步认识
燃烧,学
生总结生
成
燃烧条件
的探究
【提问】提出问题 --作
出假设之后的实验探究
步骤
【播放视频】带着四个
问题的思考看视频
【总结归纳】燃烧三条
件
【回顾水中圣火】
【展示习题】设置难度
梯度的习题新情境下的
题目
【提出问题】反思书本
上的实验有缺陷吗?
【回忆、交流讨论】
【观看视频、思考】
【小组汇报】
【理解掌握】
【回顾、思考】
【练习】
【思考、交流讨论】
回忆科学探究过
程
及时设问引导学
生思维、掌握控
制变量法
巩固知识点
前后呼应
不同难度习题便
于学生掌握知识
点
培养学生环保意
识,贯彻绿色化
学观念;批判精
神
体悟科学
探究的步
骤和方法
学会知识
的迁移应
用
绿色化学
批判精神
灭火的原
理和方法
【组织活动】创设情境
点图做题
【练习题】
【思考、交流讨论】
【练习】
在情境中,引导
学生自己推理归
纳灭火的原理和
方法
成语、开放性的
新情境题目
以三个院
士的图片
点题,不
觉间增加
了学生的
科学意识
和民族自
豪感
利弊思辨 【提问】火对于人类到
底是利大还是弊大?我
们又该如何权衡利弊?
【思考、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
【辩论赛】
思辨的“辨”不
是“辩”,是学
生经过思考之后
辨析、辨别思维
的生成
辩证思想
思辨、辩
论中形成
辩证思维,
进而上升
到人与自
然和谐相
处的高度
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知能训练
观看消防知识讲座及学
习灭火器的使用
【回顾归纳】 落实知识点,培
养人文素养、社
会责任感、科学
探究方法的能力
课后练习加深理
解、学会使用灭
火器
前后呼应
核心素养
及能力
学以致用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