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王逸英
单      位 : 机关幼儿园
上传时间 : 2021-05-27 08:54:50
关于家庭教育中“唯知识论”的几点看法.docx(14.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关于家庭教育中“唯知识论”的几点看法 随着中小学陆续放寒假,各种课外培训班又火了起来。近期发布的一份报 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到在 校生总数的70%左右。针对补课现象,有舆论指出,我国家庭太重视孩子的知 识教育,忽视了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与生命教育,孩子的假期生活不应 该还是被作业包围,应该有一个快乐的假期,通过和家人的共同生活,了解社 会,接受生活教育。可是,这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到现实,我国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已经“知识教育化”。 近年来,家长陪读的现象日益突出,学校以“家校共育”为名,直接给家 长布置批改孩子作业的任务;而不少家长在朋友圈吐槽辅导孩子作业的种种哭笑 不得的经历。这样的教育已经异化,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 育,不是扮演作业批改员、校外辅导员的角色。 家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其他重要的教育,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评价 体系有关。在我国,教育还被赋予改变命运的功能。如果孩子进不了好高中、 好大学,就会被视为“失败”。这令很多家庭存在教育焦虑。 由于基础教育的竞技色彩浓郁,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凡是中高考 不考试的科目,都被边缘化,而纳入中高考考试的科目,则被应试化,家长关 注的不是孩子通过教育获得怎样的能力提高,而是能获得怎样的考试分数。这 让社会形成“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也是假期培训班火爆的原因, 用学生和家长的话说,假期是用来反超的,而培训机构也用“提分”来招揽生 源。 片面的知识教育,尤其是应试化的知识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兴 趣和创造力,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已经是我国社会的共识。可是, 要扭转这一局面,却陷入了“剧场效应”困境——大家都站起来看电影,没人 愿意主动坐下来。 我国正在进行的中高考改革,都提出要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而要让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推进大学自主招生改革,否 则,综合素质评价会被敷衍对待。 我国在高考改革中已经明确取消录取批次,但全面实现各类教育平等竞争、 发展,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还任重道远。一个学生在升学时, 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是健康的教育生态。这 样,一个家庭才会首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个性、兴趣,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责任心,而不是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除此,还要重视家庭教育引导。我国曾颁布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教育部等 部门曾发文要求各地重视建立并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 念、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育人观。但总体看来,家庭教 育还存在各行其是的问题。教育家长有正确的育儿观,与建设好学校,对孩子 的成长来说,同等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说更重要。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